(术语)谓依意识而了解也。八十华严十四曰:“观其意解与同事。”深密经一曰:“唯除种种意解,别异意解,变异意解。”行事钞上曰:“意解不同,心相各别。”资持记上四之一曰:“意解即所见也。”【又】意之解脱也。维摩经佛国品曰:“漏尽意解。”又注曰:“漏尽,九十八结漏既尽,故意得解脱,成阿罗汉也。”同慧远疏一曰:“内除爱染,名为漏尽;得无学智,名为意解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名数)涅槃经所说:一、正因佛性,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。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,故名正因佛性。二、了因佛性,照...乃宋代九僧之诗。此九僧精于诗,于时有九僧诗集行世。其名为淮南惠崇、剑南希昼、金华保暹、南越文兆、天台行肇、汝...恶念者,谓恶之念虑也。恶念为一切恶所由起,修行之人,须息灭恶念也。...“赐紫衣”之略称。我国古代朝廷敕赐臣下服章以朱紫为贵,及于唐朝,乃仿此制,由朝廷敕赐紫袈裟予有功德之僧,以表...(名数)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,列八种:一教圆,教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。或说惑业苦三道,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...(术语)苦患之系缚。法华经方便品曰:我令脱苦缚。...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砌佛塔。位于山东历城县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。建于隋大业七年(611)。塔身全部用青石块...二种无明之一,五种无明之一。又称不共无明。无明,即痴之别名,指无法照了诸法事理之闇钝心。于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...【十力自性】 p0112 瑜伽五十卷一页云:云何如来十力自性?谓总五根为其自性。由慧胜故,且说十力,慧为自性。所以...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,为四无量心之一。...(术语)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。即化身,权者,权化,权现等是也。...夫满教难思,窥一尘而顿现;圆宗叵测,覩纤毫以齐彰。然用就体分,非无差别之势;事依理显,自有一际之形。其犹病起...楞严经五十阴魔章...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,道之所生万殊,名盖众名之假,生非有生之实。然则修促共尽,小大同期,而金字丝编、缃...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最深的,莫过于迷信二字。大多数受过新教育而对佛教无所了知的人,谈到信佛问题时,第一个观念就...
时光流逝,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,在我回去照顾她老人家的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,有一些点滴我想记录下来,也是对她...
(一)对治生死业障。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,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,因为这个是最务实的。因为这种业障一来...一、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,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。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,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...问: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,如何克服? 大安法师答: 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,一定会碰到障碍。碰到障碍的话,不要在它...
师父,请您慈悲开示什么是无我相吧 你跪着,我怎么讲 (弟子站起) 大胆,竟然站得比师长还高 师父,我我到底错在哪...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;家财万贯,一日不过三餐;广厦万间,夜眠不过三尺。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。苏格拉底更说...
世尊教我及俱絺罗,观鼻端白,我初谛观,经三七日,见鼻中气出入如烟,身心内明,圆洞世界,遍成虚净,犹如琉璃,烟...
意解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意路不到 | 下篇:意猿 |
1、金光明经所说的理法身和智法身。理法身者,诸佛与众生同具的本觉理性,在众生为无明所隐没,在诸佛则为始觉之智...
三因佛性
九僧诗
恶念
赐紫
八圆
苦缚
四门塔
独头无明
十力自性
舍心
佛菩萨化生
【大藏经】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
【大藏经】正法念处经
佛教不同于天神地祗

【推荐】为奶奶「回家」保驾护航

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
五福的意义
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

带着「我相」怎么去找「无我相」呢
看尽人间兴废,不曾富贵不曾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