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名)出于十王经之妄说。其文曰:“葬头河曲,于初江边,官厅相连承所渡。前大河即是葬头,见渡亡人名奈何津。所渡有三:一山水濑,二江深渊,三有桥渡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巴利名 Yamaka。音译耶摩迦。为南传上座部巴利文论藏七部论之一。内容系采问答形式,以阐明诸法相互之摄不摄、起灭...(名数)一引业,于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,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,彼此受共同之果报,是总报也。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...全一卷。唐代法成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。记载于阗国等之佛教历史。即于阗国第七世毗左耶讫多王时代,僧伽婆尔陀...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五缘成:一、是钱宝,二、互相易,三、决价,四、为己,五、受。犯。”资持记释云:“是钱宝...【和合】 p0797 瑜伽十卷九页云:云何和合义?谓诸缘聚集义。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一页云:复次云何和合?...菩萨五十二阶位中,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;此十种心在信位,能助成信行。全称十信心。略称十心。依诸经典所举,其名...(术语)Vidyā-caraṇa-saṁpanna,又作鞞多遮罗那。译曰明行足。佛十号之一。智度论二曰:鞞侈遮罗那三般那,秦言...(术语)涉于身口意三业总背于理者。...四无碍之一。谓知诸法之义,了了通达而无滞碍。大乘义章卷十一(大四四·六九一下):“知义无滞,名义无碍。” p5...(术语)正道之根元也。唐华严经十四曰: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法。...(杂名)Devasopāna,译曰天地。萨昙分陀利经曰:天王佛国名提和越。汉言天地国。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
所谓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。事实上,种瓜未必会得瓜,种豆未必一定得豆,为什么?因为如果那颗瓜子本身...
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,在中国历史上,古小说中,都有描述类似的问题。 发生婚姻暴力的原因,有的是因为夫妻其中一...各位尊敬的义工、各位发菩提心、慈悲、无条件牺牲奉献的义工,因为诸位的发心,使得我们水陆大法会,都能够一直顺利...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, 今天我提出二、三种供大家参考。这几种方法,多数人都可以适用,而且照这方法去做,一定可以...古时候有个须和多国,国王名叫萨多浮。一日国王出外游猎,遇见一座佛塔,便取出五个小钱布施给佛塔。当时有个旃陀罗...
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,用经对照自己的心、对照自己的行为心即是念头,行为即身口所做的用经上跟你的心里、跟你的...谈到出世,连带就会说到出家。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,因而裹足不前。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,我国...
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,即使是弱小的昆虫,诸如蚂蚁、蚊子、知了等等,都不能去践踏、伤害,而是应该怜爱、护惜它们。...
葬头河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葬送 | 下篇:葬头河婆 |
【诸识亦似色现】 p1351 成唯识论七卷十四页云:若诸色处,亦识为体;何缘乃似色相显现,一类坚住,相续而转?名言...
双论
二业
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
贸钱宝戒犯缘
和合
十信
鞞侈遮罗那三般那
罪恶
义无碍
道元
提和越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
享福未必真的有福

婚姻的暴力
慧律法师《[我]不属于这个世间》
三种念佛方法
悭心难舍

口里念着糊涂咒,心里想的贪瞋痴
慧律法师:学佛并非都要出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