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佛家谓有施必报。有感必应。故现在之所得。无论祸福。皆有报应。又,佛三身中报身应身之二身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梵语 catvāra āhārāh 或 āhāra-catuska,巴利语 cattāro āhārā。(一)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、触、思、识等四...亦名:兰若安坐受食戒制意、有难兰若受食戒制意 戒本疏·四提舍尼法:“(提舍尼四)兰若安坐受食戒。凡在兰若,须...(杂名)净土之八功德池也。观无量寿经曰: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。...指阿弥陀佛所立之誓愿。阿弥陀佛在往昔为法藏比丘时,立下誓愿救度一切众生,待成就是愿,方得成佛;此誓愿计有四十...(术语)谓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观也。有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。【又】维摩经弟子品中迦旃延章说之无常苦空,无我寂灭...亦名:亡僧安尸处、安尸处 子题:绢棺、吊慰、布草 行事钞·瞻病送终篇:“当从像前,舆尸至廊舍下,外安幛幔围之,...(1592~1665)李氏朝鲜时代僧。京畿通津人,俗姓柳。号枫潭。十六岁随妙香山性淳出家受戒,参学天冠山圆澈。后还妙...(术语)菩萨以爱欲牵人遂济度之,欲犹如钩。维摩经佛道品曰:或现作淫女,引诸好色者,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。金...(菩萨)住于胎藏界第六释迦院五佛顶尊之一。...(异类)智度论六十四曰:伽罗夜叉,以拳打舍利弗头,舍利弗时入灭尽定,不觉打痛。是行般若者,非人不能害之证也。...又作无为生死、不思议变易生死、不思议变易死、变易死。二种生死之一。为“分段生死”之对称。即阿罗汉、辟支佛及大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毗尼日用切要...准提咒持诵仪轨...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: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萨道,你就要成就一种功德就是分别众生,所有知见。 我们刚开...接着我们来讲因果,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。从前与后的关系看,叫作因果;从彼与此的关系看,叫作因缘。你和我的关系,...
古德云: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所能为。将军武功高强可平定贼寇之乱,宰相博学多才可治理政务,使国家太平。凡天...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?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。 第一、信仰心: 信佛有大智慧,有大福德,天上天下,无能过...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。乃释尊之子,为耶输陀罗所生。又作罗护罗、罗怙罗、罗吼罗、曷罗怙罗、何罗怙罗、罗云...
最近在佑顺寺举行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」期间,进行了三天密集的佛事活动,包括忏摩、正授、过堂、开示、静坐、念佛等...
傍晚,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,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,在大殿外,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,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:出家以...问: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,如果人人戒杀,它们就繁殖越多,将来岂不成了一个禽兽世界? 答:蚯蚓、虫,人是不吃...
报应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报缘 | 下篇:报赛 |
【事边际所缘作意】 p0802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:事边际所缘作意者:谓由此故;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。过此...
四食
恐怖兰若受食戒制意
宝池
弥陀本愿
五门禅
亡比丘安尸处
义谌
欲钩
高佛顶
伽罗夜叉
变易生死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准提咒持诵仪轨
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
圣严法师《因果法》

居士恭敬护持三宝,定获无上福田
圣印法师:受三皈依的态度
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

「快乐」其实无处不在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