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无种者,无佛种性,毕竟不能成佛之人也。唯识枢要上本曰:“无种性者,现当毕竟不成。”阐提者,梵语一阐提之略。不具信心,断善根,永不能成佛者之谓。涅槃经德王品曰:“一阐名信,提名不具,信不具故,名一阐提。”入楞伽经二曰:“一阐提者,焚烧一切善根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明是指三明,达是指三达。在阿罗汉叫做三明,在佛则叫做三达。明是明了的意思,达是通达的意思。...【阿折罗】 西域记云:唐言所行。...【二种发心退】 p0031 瑜伽三十五卷十页云:此发心退,复有二种。一者、究竟,二、不究竟。究竟退者:谓一退已...【观三摩地】 p1469 瑜伽二十九卷五页云:由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、名观三摩地。又云:若于能顺恶不善法,作意思惟为...梵名 Vairocanah sarva-tathāgata-guhya-dharmatā-prāpta-sarva-dharmāprapacah。大日如来之异称。此如来得一切...(杂语)凡夫愚痴之人也。大日经疏二十曰: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,名为凡愚,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。...乃依人类形象与本性而假想之拟人化之神。此于古代希腊宗教、罗马宗教中表现得最突出,其所信奉之神,大都完全具有人...(一)权,权宜、应机;现,化现。指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权巧化现各种形相。与权化、权迹、权者、应现、示现、化现等同...亦名: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 子题:若有他问者、如二比丘相问答 含注戒本·戒经序:“若有他问者,亦如是答。佛言如...(术语)乖理之行谓之恶,身口意三者作事,谓为业。俱舍论光记十三曰:造作为业。即十恶五逆之所作。四十华严经四十...梵语 khakkhara,或 khakharaka。音译为隙弃罗、吃弃罗。又作声杖、有声杖、智杖、德杖、鸣杖、金锡。略称杖。比丘...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,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、菩萨七十二那术、比丘尼五百人、清信士七...雨宝陀罗尼...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,身体有金色,项有日光,飞在殿前,意中欣然,甚悦之。明日问群臣:「此为何神也?」 有通人...
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、观像念佛、观想念佛,和持名念佛四种。而实在念到业尽情空,无念而念的时候,这四种念佛方法...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,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。不论是独居老人、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,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...
《心经》二百六十个字,可以分为两个部分。 从观自在菩萨到是无等等咒叫显说般若,用明显的道理来阐述般若的妙义。...
今之参禅不灵验者,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,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,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,又不具久远不...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,十九愿,二十愿。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,给我们展示出...
所以一般受戒学律,听教看经,参宗坐禅。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,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功累德。积功累德每一个人的因...XXX、XXX、XXX,我的亲人们、孩子们: 今天我趁着身体康健、头脑清晰时立遗嘱,你们不要觉得惊诧和不吉利。人生无常...凡人多半眼高手低,能说不能做。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。这些人读书读得多,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,加上...
无种阐提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无种性 | 下篇:无尘三昧 |
(术语)谓华严经也。修多罗,译言经。此名经中自说。晋华严经五十五曰:尔时如来,知诸众生应受化者,而为演说圆满...
明达
阿折罗
二种发心退
观三摩地
得一切秘密法性无戏论如来
凡愚
拟人神
权现
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
恶业
锡杖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雨宝陀罗尼
【大藏经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
西方三圣的形象
圣严法师《活出老年新生命》

《心经》那么好,要如何去运用

参禅无秘诀,只要生死切
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