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流派)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,非人间之所关知,自在天喜,则众生安乐,瞋则众生苦。人间之罪福,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,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,犯罪而不惭愧,则不堕于恶道。惭愧,则却堕于地狱云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真言)南摩三曼多勃驮喃。...子题:须菩提观无常空为先见佛、真供养 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:“智论云,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;若见法身,是名供养...涅哩底,梵名 Nirrti。又作泥哩底王、祢哩底王。(一)于古印度神话中,象征破坏、不幸、灾祸之女神,故每被视同死亡...(动物)Kalaviṅka,迦罗频迦或迦陵频迦之略。鸟名。于义为妙音鸟。此鸟常住极乐净土。酉阳杂俎曰:频伽,共命鸟,...(杂名)事物纪原引宋朝会要曰:太平兴国五年,诏于太平兴国寺大殿西度地作译经院。中设译经堂,东序为润文堂,西序...【有勤】 p0539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:言有勤者:谓卽显示精进坚固,故名有勤。...【成唯识论演秘】 七卷,唐代唯识宗三祖智周撰,略称《识论演秘》,是注解《成唯识论》及《成唯识论述记》的著作,...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,国土十七种庄严之一。往生极乐净土为弥陀眷属之诸圣众,皆由弥陀之正觉华化生,一味平等,...(术语)佛智能了达诸法,故云觉悟智。金刚顶经一曰:一切金刚界觉悟智。...1、就实相之空理而言,如般若经说: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,真空即无增减...秘密的言语,即密教的陀罗尼。...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阿罗汉也生死...闻如是:一时,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我今当说圣八关斋。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我今当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
编者按: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(16141675),明末清初著名高僧。十九岁投宜兴馨山天隐圆修禅师,受具足戒,未及两年,...问: 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,但一直有后怕,曾因此一度失眠,至今无法消除恐惧。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,但没皈...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、好处或利益,表面上也许会说些赞美的话,但是内心却不服气;也有些人会对他人的成就抱持「...
晚钟敲过,闭目卧在床铺上,这一天又要过去了。 在太白山天童禅寺一个月求戒的生活,就这样一天一天,充实而法喜,...
【原文】 每日功课回向,一一当与法界众生。若此功课为此,彼功课为彼,亦非不可。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,方为与三种...问: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?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? 慧律法师答: 做一个佛弟子,简单讲,就是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首先...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――数十年前,台北市的旧市区有一家小餐馆。一天,有位年轻人向老板询问:「不好意思,我可以...
要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思想,来牵引自己的生命,很重要的。所以大家常念南无阿弥陀佛,这个很简单,也不费事的。南...
无惭外道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无惭 | 下篇:无盖 |
即贪欲之事虽恶,然具法性之实理,故习于贪欲者,可就贪欲而观法性。类同于“淫欲即是道”。此系基于天台宗所立之性...
百光王遍照真言
敬佛意
涅哩底王
频伽
传法院
有勤
成唯识论演秘
眷属功德
觉悟知
不增不减
密语
【大藏经】阿閦佛国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关斋经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
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
曾玩过碟仙,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
如何消除嫉妒心

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:亲受三宝最真切的「显灵加持」

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
如何做一个佛弟子
一碗白饭的恩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