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色界之中间禅,无寻之心所,唯有伺之心所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阐明一切法皆性空无相的教法,如般若经所说者是。...戒本疏·三十舍堕法:“(舍堕)第十九贸宝戒。以其宝物更相贸易,长贪、妨道、招世讥过,故所以制。”(戒疏记卷一...(术语)遗于后人之教训也。大日经疏八曰:以法王遗训而教训之。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曰:遗训遐宣。...亦名:杖络囊戒具二持犯 戒本疏·百众学法:“(众学篇)持犯者,若就心学,希具二持二犯。起心修行,名作持;不违...【增长】 p1312 杂集论七卷十四页云:增长者:谓令习气增益。于阿赖耶识中,长养异熟种子故。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三十...梵语 kuranta。又作俱兰吒华。意译作红花。属苋科之植物,学名 Gomphrena globosa. L.。一年生草本,茎高一尺,乃至...(杂语)三处之玄关。就法门而言。...(公案)僧问云门:不是目前机,亦非目前事时如何?门曰:倒一说。见碧岩十五则,种电钞二本。...【二受】 指身受与心受。受是领纳所触之境的心所法。一、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,即眼等五识之苦、乐、舍三受。...【于一切施都无欲乐】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:若诸菩萨,于一切施,都无欲乐者:此既遮言是不乐义。于来求施...(一)意谓佛法之主。原系对佛之敬称,后转为说法之主。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经(大一·七三九中):“世尊为法本,世尊...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,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,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。其名曰:尊者了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,忘言得旨端可悟明。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,拈华于灵山会上,...
而菩萨为利养故。应答不答。倒说经律。文字无前无后。谤三宝说者。犯轻垢罪。 为利养、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,遍...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,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。 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,一个肩挑黄金...
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,不管一个僧的说法,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。我以前还不太理解,认为出家人都...
布施是一个好事。在菩萨六度里面,布施摆在第一。 大家体会为什么会摆在第一?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很大的一个毛病...
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,还设有四大班首,即首座、西堂、后堂和堂主。他们是方丈的助手,辅佐方丈的...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,而为他国觊觎,面临战争的侵略。所以国王大举征兵,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。...
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,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育之恩,以神通力从祇洹精舍到忉利天,于善法堂的金石上结跏趺...
弘法宜持论公允,理事圆融,不可偏执,不可意气用事。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,胜异方便,然与通途法门并非冰...
无寻唯伺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无云天 | 下篇:无寻无伺 |
有漏四种过失瑜伽师地论云:有漏四种过失,有漏者,即漏落三界生死也。 一、不寂静过失 谓诸众生,随逐根尘,...
无相空教
贸钱宝戒制意
遗训
担杖络囊戒具二持犯
增长
拘兰荼华
三关
云门倒一说
二受
于一切施都无欲乐
法主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
宁肯老僧堕地狱,不把佛法作人情
放下即自在

宁管千个兵,不管一个僧

菩萨六度,布施摆第一

丛林四十八单执事
织匠的故事

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