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十种见之一。为无明不了事理执种种之邪见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密教法具之一。又作金铃。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。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、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。即于修法中...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。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,于欲界有贪、瞋、痴、慢、身见、边见等六惑,色界、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...【修行眼根律仪乃至意根律仪】 p0907 瑜伽二十三卷五页云:若于其眼所识色中,不应策发所有眼根;及于其耳鼻舌...(一)一般以大悲观音、大愿地藏、大智文殊、大行普贤为四大菩萨。若称法华四大菩萨,则指弥勒、文殊、观音、普贤;于...又作非安立真如。乃唯识论所说二真如之一。真如之体性,离名字之相,离心缘之相,寂灭无为,故称非安立谛。至于真如...【正见圆满五种】 p0505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:正见圆满、略有五种。一者、增益萨迦耶见,及边执见,已永断故。二者、...(术语)四沙门之一。破戒无惭之沙门而污正道者。...【杂染十因】 p1412 瑜伽三十八卷十一页云: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,谓无明行、识、名色、广说乃至老死...【种姓具足】 p1260 瑜伽三十五卷十二页云:若诸菩萨、六处殊胜;从无始世、展转传来、法尔所得;当知是名种姓具足...指教法之踪迹,即圣人布教,各有归从。又作教迹。据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二载,圣人出现,为物垂范,称为教迹...楞严经义海云二转依: 一、转烦恼依菩提 烦恼者昏烦之法,恼乱心神,即一切众生,无明妄惑也。梵语菩提,华言...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...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)整理并注音。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。特此说明。...(龙藏本)...学佛犹如掘井,认准一处,耐心地掘,不至得水,决不放手。千万不要今天东,明天西,以为总是一处掘,没有味,不如换...
【原文】 宋 智印 智印。不清楚他的出身。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,平常修习极乐净土的观想,日夜精进而不间断。后来...
我们众生向外贪著、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,在这一切事物上起妄心,造生死业。所以见诸法的差别相,憎爱取舍,令心不停...
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,觉得素食含热量低,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少,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。但是你知道吗?最新的调查...问: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、力量小,对社会、家庭没有影响力,而力不从心或放弃自我,如何转变此一负面的人生态度? 圣...
原文: 然在凡夫地,未断惑业,纵生人天,终非究竟安隐之处。倘能随分随力,持佛名号,求生西方,以期尽此报身,高...
问: 师父,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?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? 梦参老和尚答: 我推荐经书,我得看看你的个性,还得知道...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,有些人所犯的毛病,一辈子也没有纠正过来,所以终其一生不能成就。在所...
无明见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无明父 | 下篇:无明使 |
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,故喻之为魔。...
金刚铃
十六使
修行眼根律仪乃至意根律仪
四大菩萨
非安立谛
正见圆满五种
污道沙门
杂染十因
种姓具足
教迹
转依(二)
【大藏经】瑜伽师地论(100卷)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朝时课诵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

只转心,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

正因为向外贪求,才把本来佛遗失掉

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
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

高登极乐,方为最上脱苦之道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