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经名)十四卷,姚秦竺佛念译,一名现在报经。说种种大乘之法门。璎珞者,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梵语 sattva,巴利语 satta。音译作萨多婆、萨埵嚩、萨埵。旧译为众生。即生存者之意。关于“有情”与“众生”二语...(人名)莲宗九祖之第三祖也。曾居衡山设教,人从而化者万计。法照国师言其师承远有至德,代宗欲征之,度其不可,乃...亦名:持故房与道俗治法 羯磨疏·集法缘成篇:“持故房与道俗治法,僧房久故,治葺须人,前(差比丘修理房法)但薄...【入地三心】 修唯识行,于修道位的十地位,十地各有入、住、出三心。入地未久,称为入心;久住时分,称为住心;久...亦名:等佛衣量戒释名、与佛等量作衣戒释名、佛衣等量戒释名 资持记·释释相篇:“戒名,过量三衣戒。四分三衣随身...【顺次生受业】 p1108 俱舍论十五卷十五页云:顺次生受者:谓此生造,第二生熟。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四卷十三页...(名数)八大地狱也。奈落者,地狱之梵语。...(术语)无漏业也。无漏业性非染污。故曰非黑,不招致有漏之善果。故曰非白。...梵名 Kapila。又作劫毗罗。译为黄发、金头或龟种。印度古仙人名,为数论派之祖。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,故号为黄赤色...【乐变化天】 p1309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:乐变化天,自变化作诸乐具,以自娱乐。...天台智者大师造净土十疑论,对往生净土一事提出十个疑问,然后一一加以详释,以劝导世人务必发愿求生。 一、释...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:「首迦长者!我当为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(此有一十章) 闻如是: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。时,与五百应仪、菩萨千人共坐。中有...
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,在大众前,为诸天魔王、梵王、沙门、婆罗门、天、人、阿苏罗等演说妙法。 佛告诉舍利子...
居家八法出自《杂阿含卷四九一经》,是佛陀教导在家人过好生活,以获得现实、未来利益和安乐的八种方法。此经是佛陀...
人一生、自出生到死亡,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,所谓生、老、病、死,就表明了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。现在若将我们关...⑴ 能吃亏的人是有福的人 ⑵ 能施舍的人是富贵的人 ⑶ 富贵人不占便宜,占便宜的是穷人 ⑷ 善良的人不怨人,总是怨...
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,毫无意义,对你的增上一点都没有帮助。就是说你受了无量劫的痛苦,你还是颠倒妄想,该打妄...
我们讲到了四圣谛。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,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: 一个是思惟苦谛。我们要把娑婆世...
唐朝陆元方,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,为官清廉诚信。他在洛阳城外有一所宅第锦绣园,是子孙世代相承的祖居,庭园楼阁皆...1、不贪,不是无为,而是为而不为。 2、看得开,想得通,不贪着,不固执,可谓不贪。 3、不干活,得过且过,不名无...
菩萨璎珞经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菩萨内戒经 | 下篇:菩萨摩诃萨 |
(人名)日本人。尝入唐,于福州开元寺就般若多罗三藏习梵学,上天台山研台宗之章疏,入长安遇青龙寺传教和尚,长生...
有情
承远
持故房与道俗经营二法
入地三心
过量三衣戒释名
顺次生受业
八大奈落
非黑非白业
娑毗迦罗
乐变化天
净土十疑
【大藏经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六度集经

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

佛陀开示居家八法

人生当前之所受
拿这16种人当镜子照一照自己

既知死后无情义,早把生前恩爱勾

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