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Bodhyaṅga,总为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、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,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。分者支分之义,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,故名分。又分者因之义,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,皆顺趣菩提,故名菩提分。阿弥陀经曰:“七菩提分,八圣道分。”俱舍论二十五曰: “道亦名为菩提分法。(中略)三十七法顺趣菩提,是故皆名菩提分法。”大乘义章十六曰:“言道品者,经中亦名为菩提分,亦名觉支。”仁王经上曰:“修习无边菩提分法。”同良贲疏上一曰:“菩提分法者,菩提云觉,正是所求。分者因也,亦支分义。三十七法顺趣菩提,菩提之分名菩提分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人名)杭州招贤寺会通,唐德宗时为六宫使,乞为僧,礼鸟巢道林禅师而落发。通一日欲辞去。师曰:汝今何往?曰会通...亦名:忏夷残辨异 行事钞·忏六聚法篇:“四分云,若比丘及尼犯波罗夷已,都无覆藏心,令如法忏悔。诸师废立,互有...为天台大师智顗所立“化法四教”之一。全称三藏教。即小乘教之别称。关于其名称,四教义卷一载(大四六·七二一上)...成实论云四德处,论云:若近善人,则闻正法,闻正法已,则具四德处。 一、慧德处 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,故名慧...亦名:毳衣十利 资持记·释头陀篇:“受毳衣(即羊毛等作)有十利:一、在粗衣数谓同粪扫衣行,二、少求索,三、随...(杂名)为夏安居之僧众。...疑惑之情交织如网,故称疑网。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·一○下):“心怀大欢喜,疑网皆已除。”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(...(术语)进退无碍,谓之自在。又心离烦恼之系缚,通达无碍。谓之自在。法华经序品曰:尽诸有结,心得自在。唯识演秘...(传说)沙弥有通力,能入于澡瓶中。阿育王传七曰:昔阿恕伽王,见一七岁沙弥,将至屏处而为作礼,语沙弥言:莫向人...指施饿鬼会时,所唱礼之七尊如来。即:(一)宝胜如来,(二)多宝如来,(三)妙色身如来,(四)广博身如来,(五)离怖畏如...为传说中在葬头河边夺取死者衣服之鬼婆。又作脱衣婆、夺衣鬼、葬头河婆、悬衣妪。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载,死者...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。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,结出谶微,分别善恶,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,瞋恚有薄厚...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问: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,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,如此轮流,是否有间断之疑,不符势至菩萨的净念相继。 大安法...你们来山上打佛七,过七天的出家生活,已经吃素的当然好;没有吃素的,在这边吃七天素,口干净了,肚子也干净了,但...
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被誉为神通第一。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,他们依着尊者的教导精进修习,但经过了一段...
一、持咒祈子,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,名智旭,号西有,别号八不道人。俗姓钟,江苏吴县人。父亲十年持念大悲咒以祈子...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。其实,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,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,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,生...问: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,这种情况怎样克服?就是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,这句话,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? 仁清法师答: ...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:作为出家人,应该做到静察己过,勿论人非。要知道,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最痛恨的就是谈...
十方,梵语 dasa disah,巴利语 dasa disā。为四方、四维、上下之总称。即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...
菩提分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菩提子 | 下篇:菩提所 |
【缠及随眠差别】 p1462 瑜伽五十八卷九页云:现行现起烦恼名缠。卽此种子、未断未害,名曰随眠。亦名麁重。又不觉...
布毛侍者
忏波罗夷僧残辨异
藏教
四德处
受毳衣十利
夏众
疑网
自在
入瓶
七如来
夺衣婆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【大藏经】百喻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
妙莲老和尚:吃素能去体臭

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

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
刻薄不赚钱,忠厚不折本
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是何含义
静察己过,勿责人非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