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语)从极乐之华中出多光,从其光中出多佛而说法,其说见无量寿经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又作大涅槃、大灭度。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。即远离有为、生灭等诸法,而居于究竟空寂之大寂静。以其体量周...因明用语。因明四种极成之一。极成,至极成就之意,亦即因明对论中,立者(立论者)与敌者(问难者)双方皆共同认可...(菩萨)如意轮观音也。...【所遍知义】 p0739 显扬五卷三页云:所遍知义者:谓尽一切种如所应知,若世俗谛,若胜义谛,若功德,若过失,...【德慧】 梵名Gunamati,音译窭拏末底、求那摩帝,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。他是南印度人,住世年代在公五世纪下半。《...【无色有】 p1047 如有支差别中说。 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十五页云:无色有云何?答:若业,无色界系取为缘,欲感当有...(杂名)Citra,亦云唧怛罗。锦绣也。大日经义释七曰:西方谓锦绣为唧怛罗。梵语千字文曰:质怛罗,锦。今称Chinz,...(杂语)初为启白之日,即法会之初日。亦云开白。...(杂名)谓无病第一利。知足第一富。善友第一亲。涅槃第一乐之偈也。出庄严论。...为戒律所规定之进食时间,即日午之时。三世诸佛之法,以日中之时斋食,故称食时;过中一发,已不得食。依戒律所规定...(术语)由受法者之方而云,由众生之机上而论。...教观纲宗 (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。长幅难看。今添四教各十乘观。改作书册题名)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...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, 各发无上心, 生死甚难厌, 佛法复难欣, 共发金刚...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,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净土法门单刀直入、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。信愿持名,乘托阿弥...人生除了生活以外,没有第二件事。穿衣、吃饭、人来客往、工作上班,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。处在迷惑的状态下...
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,为子女所依托孕育。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。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...
念这个佛号的时候,怎么念得功夫上路、得力?这里教一种方法,一定要使你念出的声音,跟你的心相依,要声缘于心,心...
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。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《履园丛话治家》中的一句话。 海涅有一句名言: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...
昙鸾大师,是魏朝时代雁门人。在他年轻的时候,曾上五台山上去游玩,偶然间发现到神述灵异的事迹,就因为这样,就发...
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,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。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都觉得是从娘胎里来的。实际上,我...一次,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,忽然咳嗽了一声,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,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:岂有...
菩萨坐菩提树下,以慈忍力降伏众魔。时值二月七日入夜以后,菩萨全身放大光明,于甚深禅定之中,思惟真谛之理,于诸...
华光出佛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华色为提婆所害 | 下篇:华光如来 |
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大之愿,故又称总愿。又作四弘愿、四弘行愿、四弘愿行、四弘誓、四弘。有关四弘愿...
大寂定
境界极成
如意轮菩萨
所遍知义
德慧
无色有
质怛罗
启白日
四第一偈
食时
约机
【大藏经】教观纲宗
【大藏经】观无量寿佛经疏
【大藏经】净土五经日诵集要(净宗早晚课)
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

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

念佛要「声缘于心,心缘于声」

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

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

不论在哪里,心变了一切都变
哪里没有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