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教相判释之略。天台之五时八教,法相之三时教,华严之五教等,判决释迦一代之教义者。所谓教观二门中之教相门是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亦名:与未受具同诵戒缘起 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佛在旷野城,六群丘与诸长者讲堂诵经,语声高大,乱坐禅者。比...指比丘为治愈疾病,而于非时食之时间亦可以食用之米汁、果汁等浆类。又作更药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二下(大四○...(名数)一,知一切众生心行智。二,知一切众生业报智。三,知一切佛法智。四,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。五,知一切陀...(界名)须摩提之略。西方极乐之异称也。净土法门源流章曰:王舍城内,启须摩之嘉会。与须摩提同。...【他差别苦】 p0487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:他差别苦者:或有疫厉。谓非人作。或有灾害。谓人所作。或有已遭,或恐...无相之理,破即是显。故破惑即是正观,正观即为破惑,无可分别。然就文立论,将就破立言者以为破惑,就观立言者以为...梵名 Pravara-deva-rāja-pariprcchā。凡七卷。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(565)。又称胜天王经、胜天王问般若经、...(物名)Daṇḍa,又作檀陀,但荼。译曰棒,杖。陀罗尼集经四曰:檀陀,唐言策杖。演密钞八曰:但荼,棒也。【又】...(界名)灵鹫山者,释迦如来报身之净土也。法华经寿量品曰:众生见劫尽。大火所烧时。我此土安稳。天人常充满。...(术语)往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。为往生净土行往相与还相之二种回向而成就大悲心也。...僧众于七月十五日,结夏安居已毕,便在大会中,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,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,叫做自恣,又名随意...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诸漏已尽,神通明达。诸众圣其名曰:尊者阿难,...地藏十轮经...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(三称)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...一天晚上,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,吃饭时,朋友接了个电话,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,朋友说...
修忍的利益,如《菩萨地》所说: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种胜利,即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、乖离少、喜乐多,临终时心无...
孔夫子,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,陈国跟蔡国之间一个叫作匡地的地方。结果被一个军队围住了,孔夫子跟...问: 修净土的居士,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,应持什么看法、做法,请指示! 大安法师答: 修净土的居士...俗话说:「开门七件事」,人没有钱不能生活,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,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。仔细想想...佛陀在舍卫国时,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。在途中,遇到了一位外道教徒,他一看到佛陀,就开始破口大骂。 佛陀却若...
汝书说得很热闹好听,急宜自抑。凡做不到的事,决不肯说。汝把发愿之话,当做平日实行之事,那一样做得到。发愿系所...
又有人问: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?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,也亲自问过老和尚: [老和尚啊!您老人家当时...
教判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教衣 | 下篇:教命 |
又称智林。(一)(409~487)南朝刘宋时代僧。高昌(吐蕃)人。从北多宝寺之道亮出家。元嘉末年,以道亮遭摈斥,随其...
共未受具同诵戒缘起
非时药
十种广大智
须摩
他差别苦
正观(二)
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
檀拏
灵山净土
回向门
自恣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
【大藏经】早课(朝时课诵)
学会忘记

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

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
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
圣严法师: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
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

凡做不到的事,决不肯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