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谓神力广大。能现种种身。向种种人说法也。楞严经曰:“我于彼前,皆现其身,而为说法,令其成就。”今谓借己身为譬喻,以寓训戒者。亦用此语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1587~1656)明末僧。云南呈贡人,俗姓赵。初字见晓,后改苍雪,号南来。从其父碧潭出家于昆明妙湛寺。于鸡足山寂...《佛本行集经》六十卷,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(587~591),阇那崛多译,僧昙、费长房、刘平等笔受。原有彦琼制序,今...即由过去之善恶作用,于今闻法有四位之别。此四位为:(一)恶用偏增,此位不得闻法。如法华经卷七所说,增上慢之人,...(书名)外道十八大经中八论之一。百论疏上之下曰:肩亡婆论,简择诸法是非。梵Kaiṭabha,巴Ketubha,亡字或作土。...(术语)对于大慈悲门之称。大智大悲佛所具之二德也。门有差别之义。...【诸佛身常非无生灭】 p1360 佛地经论七卷十四页云:如是三身、受用、变化、既有生灭;云何经说诸佛身常?由二所依...在因缘生的事物上,执著有事物的实体存在。...(术语)就相言,曰本觉。就体言,曰真如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,真如为所证之理。此理智二者,法身如来之全体也。...惭者,于诸过恶自羞为体,恶行止息所依为业。...指巧用止观以安心。为天台宗十乘观法之一。善巧安心止观之略称。又作巧修止观、勤修止观、止观修习。谓巧用止观,以...(术语)梵语曰阿纥里Ahrīkatā,言作恶自心无耻也。唯识论六曰:不顾自法,轻拒贤善为性,能障碍惭,生长恶行为业...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,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,与大比丘众,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,诸漏已尽无复...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(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)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,为恶祸徵,明理晈然,而信寤者鲜。既共生此...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...
火宅尘劳,何时是了?安乐得一日,便是千万日样子也。于一日中,心不驰求、不妄想、不缘诸境,便与三世诸佛、诸大菩...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,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被围墙围住的葡萄园。 它有一个非常敏锐的鼻子和一个出奇聪明...
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,很容易生气,乃至于说你随便踩一下他的脚,他就生起气来,话说得不那么好听,马上就很愤怒...问: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? 大安法师答: 对初学者来说,宜从计数念佛入手,功夫渐深,自然与弥陀名号...
忍辱波罗蜜,是六波罗蜜之一,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修持法门。同时,忍辱作为一种品德修养,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...一、孝道的意义 何谓孝道?孝是孝敬、孝顺、孝养;道是必然、或必经之道。合言之:孝道,是为人子女,或为人弟子,...
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,然后上坐。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,(可先学坐单盘,习惯了,再渐进双盘)。要坐下去舒适自然...
未曾生我谁是我?生我之时我是谁?来时欢喜去时悲,合眼朦胧又是谁?(清顺治) 这首偈语,出自清朝顺治皇帝的〈赞...
现身说法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现身 | 下篇:现供养 |
(譬喻)譬佛之妙觉于山也。性灵集七曰:觉山妙果,不可不仰。...
读彻
佛本行集经
善恶四位
肩亡婆论
大智慧门
诸佛身常非无生灭
著法
本觉真如
惭
巧安止观
无惭
【大藏经】般舟三昧经
【大藏经】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

火宅尘劳,何时是了
吃葡萄的哲学

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
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

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
文珠法师《无尽的孝道—地藏菩萨》

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