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流派)耆阇法师所立六宗之第五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具曰涅槃寂静印。三法印之一。佛决定而说涅槃寂静之理,使众生离烦恼生死。为涅槃寂静之法印,经中有此法印...【无分别智生因】 p1081 世亲释八卷十四页云:论曰:诸菩萨因缘,有言闻熏习,是无分别智。及如理作意。诸菩萨因缘...子题:常住、唯佛法可报劬劳 行事钞·导俗化方篇:“涅槃,以佛法僧三事常住,启悟父母,乃至七世,皆令奉持;乃至...Juezan 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著述家。亦译佛音。出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种姓,通吠陀学,擅长工巧...(修法)长寿之秘法也。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钵品说,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: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飞空...谓顶上磐石。以速除顶石,比喻生死危急,当速求解脱。心地观经卷五(大三·三一三上):“精勤修习,未尝暂舍,如去...(术语)死亡五众之遗物也,比丘,比丘尼,沙弥,沙弥尼,式叉摩那为五众,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,三衣等之轻物以...(一)指究竟圆满之佛教。于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五,有为善财童子说圆满因缘修多罗之记载。在我国,将诸经典内容体系化,...【阿毗昙】 或云阿毗达磨,此云无比法,谓无漏法慧为最胜故。四教义曰:无比法,圣人智慧,分别法义也。新云阿...【解了八相】 p123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一页云:复次当释法因缘经。谓于阿毗达磨阿毗毗奈耶中善巧苾刍、或邬波索迦、欲...(术语)六种佛之第六。至究竟即之位,事理皆圆满之佛也(前五佛理圆事不圆)。观经天台疏曰:究竟佛者,道穷妙觉,...(嘉兴藏流通本)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告诸比丘:「当知食以节度,受而不损。」 佛言:「人持饭食施人,有五福德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弘一大师毕生钻研、探索、整理、流通南山律典籍,处处宣讲。虽然他对戒律深刻地探索,但修持上,全力以赴修行弥陀净...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,就是在座的游居士。目前台湾各大学都有佛学社团的成立,大多数...问: 请问法师,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? 大安法师答: 念佛法门的终极关怀是解决生死问题,但它同...
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,读作万或室利靺蹉洛刹囊,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,据《长阿含经》说,它是...
二十年前,某日黄昏,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,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。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,他才面带...问: 陀罗尼被(往生被)能否重复使用? 慧律法师答: 洗干净,洒上香水可以重复使用。如果沾上不净物无法处理,就...
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,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,或消极地逃避现实,才能够离苦得乐。「苦」这...众所周知,邪淫是很损福报的,贵人若邪淫,则会沦为低贱之人;富人若邪淫,则会沦为贫困之人;健康之人若邪淫,则会...
常宗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常念 | 下篇:常侍看球 |
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,使心调和之三种修行阶位。可分小乘之五停心、别相念住、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三...
涅槃印
无分别智生因
比丘供养父母以法开悟
觉音(Buddhaghosa 5世纪中叶)
放钵
顶石
亡五众物
圆教
阿毗昙
解了八相
究竟佛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净行品
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
妙莲老和尚《福慧双修》
大安法师: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

佛教中「卍」字由来

一碗白饭的故事
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