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新译之同类因,旧译云习因。新译之等流果,旧译曰习果。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。习者习续之义。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,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,前为习因,后为习果。通于一切之色心,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。止观八曰:“何名习因习果?答:阿毗昙人云:习因是自分因,习果是依果。又习名习续。自分种子相生,后念心起,习续于前,前念为因,后念为果。此义通三性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子题:破戒人如冢、破戒人如枯树、破戒人如罗刹、破戒人如大病人、破戒人如毒蛇、行者应当一心持戒、罗刹 行事钞·...于佛、菩萨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、智法身二种;在诸经论中,其种类及名称有下列数种: (一)据华严经疏卷十、金光明经...【道转依】 p1237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:道转依者:谓昔世间道、于现观时,转成出世;说名有学。余有所作故。若永除...(经名)原有二部:一为一卷之提谓经,真本也。一为二卷之提谓经,伪撰也。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曰:提谓...(经名)最胜王经六有四天王护国品,金光明经二曰:四天王品。又仁王经下有护国品。皆说其经流布之所,有四天王守护...(术语)Saṁkleśa,译曰杂染。以名一切之有漏法。见唯识述记二末。...(杂名)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。...(杂语)数珠功德经曰: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,如其难得。或为五十四颗,或二十七,或十四颗,亦皆得用。陀罗尼...中国佛教宗派。亦称密教、秘密教、瑜伽密教、金刚乘、真言乘等。因该宗依理事观行,修习三密瑜伽(相应)而获得悉地...知殿之异名。又作殿司。西序六头首之一。即司掌佛殿之花烛及洒扫等事之职称。[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两序章西序头首条]...【有情世间无常性】 p0554 瑜伽三十四卷一页云:此中且依至教量理,如世尊说诸行无常。又此诸行,略有二种。一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便告比丘:「有九辈九因缘,命未尽便横死。一者为不应饭为饭,二者为不量饭,三者为不习...光阴似箭,城市人生活忙碌,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,匆匆又一个寒暑,匆匆又一个春秋,周而复始,能否叫时间停下来,好...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,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,生活越来越奢侈浪费,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。 诸位必须明白我们...
【我闻遍知海。真实德无边。度脱诸有情。心欢喜敬礼。曾修无量福。今得礼尊足。愿无量劫中。常修多供养。】 拜忏的...
佛经是指佛像三藏(经、律、论)中的经藏。经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于后世结集之经典。佛经是众生离苦得乐的指南...
佛教持戒的目标,并不是求死后升天,或是求来世的享受,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,精神集中,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...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般世间的意思。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,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;也不是要...
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,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,在这个独来独往的轮回中,别的什么都指望不上,唯有佛陀的教法...
台湾的有些患者认为吃素对健康有帮助,但也有人认为吃素容易营养不足,生病的人不宜吃素。对此,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复...
习因习果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雪窦 | 下篇:习气 |
(术语)台家论本迹高下,立四句:一本高迹下,二本下迹高,三本迹俱高,四本迹俱下。本高迹下者,如佛现菩萨之身也...
破戒人五喻
二种法身
道转依
提谓波利经
护国品
僧吉隶铄
洞上
数珠颗数
密宗
殿主
有情世间无常性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九横经
空留遗憾又何用
福不可以享到尽头

曾修无量福,今得礼尊足

经书怎样摆放才如法

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
四种出世的思想

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