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天名)梵为色界初禅之天主,即梵王也。以代表色界诸天者。魔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即他化自在天也。以代表欲界诸天者。法华经序品曰:“梵魔沙门婆罗门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大种】 指构成色法的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要素。即: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种,故称能造之大种、能造四大。分别...【佉阇尼】 四分云:五种佉阇尼,此云不正食,谓枝叶华果细末磨食。...【六因得五果】 p0306 俱舍论六卷十九页云:于诸果中、应说何果,何因所得。颂曰:后因果异熟,前因增上果,同类遍...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。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;在佛为后得之权智。 p1317...【有相行菩萨】 p0550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:有相行菩萨者:谓住极喜、离垢、发光、焰慧、极难胜、现前地中,...(譬喻)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三车之一。对于声闻乘之羊车,缘觉乘之鹿车而以譬菩萨乘也。尔时长者。各赐诸子等一大车。...又作旋机。为古代之天文观测仪器。以其随星之运行而回转,故用以比喻:(一)人心即随着烦恼而辗转不息。(二)禅林中,...江苏泰县人。早岁肄业于杭州武林佛学院,来台后亲近慈航法师,住弥勒内院、静修院多年,又至新竹福严精舍亲炙印顺法...(术语)定散自力之信心。欲以自力之定散心得证果也。...凡三十卷。唐代玄逸编纂。又称开元释教广品历章、释教广品历章、广品历章。本书系依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之...(杂语)梵语。译言清净也。宝性论云:一自性清净,谓性净解脱。二离垢清净,谓障尽解脱。见翻译名义集。...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,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,与大比丘众,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,诸漏已尽无复...普贤菩萨行愿赞...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(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)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,为恶祸徵,明理晈然,而信寤者鲜。既共生此...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,比如诵经要讲数目,佛号也讲数目,放生要讲金钱,布施也讲金钱。论坛上有人诵地藏经三千部...
十地言地者,具足三义:一、能生万物;二、住持不动;三、负荷一切。此为菩萨亦尔,既证中道实际理地,能生成佛智,...
野蛮人谈虎色变,文明人闻癌色变,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时至事先并无警告,些微的不适又未注意即时治疗,一旦发作便不...
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,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,那就是离苦得乐。为什么我们会努力地学习,为什么要辛苦地工...佛陀成道后第十年,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,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。在这里,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,这是任何...问: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。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。 方海权答: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。是在内心修。 供...
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,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。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,与声色爱憎、染习流注...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,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备,不要等亲密的人痛苦地死亡,或病入膏肓时,才不得不反省人...
梵魔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梵钟 | 下篇:梵响 |
(罗汉)十六罗汉之一。出于三藏法数四十五。...
大种
佉阇尼
六因得五果
分别智
有相行菩萨
大白牛车
璇玑
唯慈
定散自利心
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
波沙提迦
【大藏经】般舟三昧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赞
【大藏经】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
我们的业障消除了吗

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

素食与防癌

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
无言的感化: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
「修持法」和「供养法」的利益和妙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