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般若经,佛之自证少。多使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弟子,对诸菩萨说诸法皆空之理。是曰转教。是佛于彼等声闻欲附属大乘法财之密意,故曰转教付财。四教仪曰:“次说般若转教付财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二种转】 p0022 如转中说。 二解:显扬八卷三页云:转者:有二种应知。一、暂时转,二、究竟转。暂时转者...【句】 p0528 此略有二谓声闻乘中所说句及大乘中所说句。如瑜伽十三卷十五页至十七页说。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...冥,离诸相而冥寂;通,通融一切而无碍。乃赞叹真理之词。[戒本疏卷一上、四分律疏行宗记卷一上] p4056...(名数)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,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,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,谓之法华六瑞序:一说法瑞,先说无量义经...【五障】 p0249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:云何障碍?谓有五障。一、增上戒障。二、增上心障。三、增上慧障。四、往善...(247 B.C.~207 B.C.或 307 B.C.~267 B.C.)天爱帝须,巴利名 Devānajpiya-tissa。为锡兰(今斯里兰卡)之名王,...据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载,华严经十地品中之第九善慧地菩萨,修行一切功德行愿而作大法师,善能守护如来法藏,以...(堂塔)他宗云讲堂,禅家云法堂。演说大法之堂也。华严经五曰:世尊凝睟处法堂,炳然照曜宫殿中。同七十五曰:善财...(术语)Vipāka,译曰异熟。第八识之异名也。第八识为无记性,与业因之善性恶性相异而成熟者,故曰异熟识。唯识述...(一)位于广东曲江县南三十五公里曹溪山。今称南华寺、南华古寺、南华禅寺。梁天监元年(502),天竺僧智药所建。唐...(术语)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。无量寿经上曰:其有女人闻我名字,欢喜信乐,发菩提心,厌恶女身,寿终之后...无量义经...佛说雨宝陀罗尼经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(一) 1.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 2.知恩报恩为先,利人便是利己。 3.尽心尽力第一,不争你我多少。 4.慈悲没有敌人...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,每天清晨,他要去担水、扫地,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。回...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,对于「摄藏此识」,这个第八识的摄藏识,它把内心的业力释放成果报的时候,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...
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。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,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和信仰之心。这...
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,要改变世俗的不良习惯。到了佛家,拿碗的姿势要像「龙含珠」,拿筷子要像「凤点...● 入道多门,唯人志趣,了无一定之法。其一定者,曰诚,曰恭敬。此二事,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,皆不能易也。而吾人...
〖疑虑〗 念佛简单枯燥,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〖破疑〗 1、念佛除罪远胜闻经,弥陀赞叹。 〖经文〗 下品上生者,或有...
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,爱乐杀生等事。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,这个造作等流是约你内心的状态,就是等流习气。你...
般若转教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八部般若 | 下篇:般若淘汰 |
【念】 p0802 瑜伽三卷七页云:念云何?谓于串习事,随彼彼行,明了记忆性。又云:念作何业?谓于久远所思所作...
二种转
句
冥通
六瑞
五障
天爱帝须王
法师十德
法堂
毗播迦
宝林寺
变成男子愿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雨宝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圣严法师《108自在语》
在坎坷的路上行走,才能磨炼心志
净界法师: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

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

形能守规则,心当然也守道
印光大师嘉言录--勉居心诚敬

念佛简单枯燥,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