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十乘观法之第四。以空假中三观,遍破诸惑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量,梵语 pramāna 之意译。量论,即指有关量之研究。梵语 pramāna 之语义,可解作 pramā(正知)与 ana(作具)...【有为等无间法】 p0552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:有为等无间法云何?谓有漏心心所法等无间,诸余有漏无漏心心所法...【无异熟法】 p1061 瑜伽六十六卷六页云:若诸无漏,无记有漏,若善不善有漏已断,若异熟果先已成熟;如是皆名无异...羯磨疏·集法缘成篇:“谏随举比丘尼者,比丘僧举,意在清心,五众同治,不相往返。乃违众命,亲事供承,为恼处深。...指玄奘三藏。玄奘在印度时,彼土之小乘众尊称其为解脱天。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(大五○·二四八上):“诸众欢喜,...(术语)谓种种恶因。如大海也。四十二章经注曰:罪始滥觞,祸终灭顶,恶心不息,业海转深。...于佛教之世界观中,世界之中心为须弥山,须弥山四方有七山七海次第间隔围绕之,于最外围复有大铁山环绕之,而于第七...【永断诸习气】 p0495 显扬四卷九页云:永断诸习气者:谓诸如来,出离无始无量无数大劫生死;为证自性不随转故;证...(术语)犹言当相即道。谓不论何事,其位皆妙。如良医所观,毒有毒之妙,药有药之妙也。...谓充满瓦砾荆棘之娑婆世界即真常究竟之寂光土。凡寂光土之体,具法身、般若、解脱三德,若以众生之见,则为惑、业、...梵语 sadasajskrta。法相宗对无为法之分类。无为,谓无因缘造作,又无生、住、异、灭之四相;即真理之异名。大乘唯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君不见。绝学无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 无明实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。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...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《宗本》《物不迁》等四论。但末代弘经,允属四依...
凡鸟要成彩凤,寒儒要变贵人,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。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,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。 一...
古印度时,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,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。有一天,摩竭国阿阇世王对大臣们说:拔祇国非常富庶,...
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,别人也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,我们会一直认为说,我是比较重要的,别人是比较...
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,观之既久,贪欲即除,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。余闲居阅《大智度论》,因取意而为之颂,以此自警...
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,造诸恶业亦...问: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?比如准提咒。 宏海法师答: 大家知道每一个咒语如果说确实是在特别在藏传佛法里面很讲究咒...
汝闻微尘佛,一切秘密门,欲漏不先除,蓄闻成过误。将闻持佛佛,何不自闻闻? 这个地方是正式地诃责阿难尊者在修学...
舍利弗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闻是经受持者。及闻诸佛名者。是诸善男子。善女人。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。皆得不退转...
破法遍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破法 | 下篇:破和合僧 |
(杂语)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。四法者,万物皆归无常,所有悉为苦毒,诸法皆无我,有形悉至空是也...
量论
有为等无间法
无异熟法
谏随举比丘尼法
解脱天
业海
外海
永断诸习气
当位即妙
娑婆即寂光
六无为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【大藏经】永嘉证道歌
【大藏经】肇论

贫穷也能变富有

七种不退转之法

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——认为「我」是最重要的

【推荐】省庵法师《不净观颂》

七佛传法偈
念咒可以结手印吗

将闻持佛佛,何不自闻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