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寂者涅槃也。佛之涅槃对二乘之伪涅槃谓之真寂。因明大疏上本曰:“归真寂于两河,余烈光乎沙劫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。云何可知?谓由五种因故,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,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,...密教在修敬爱法时所用供物之一。即于坛上置箭,以射厌离憎恶之心。此乃古来秘传之法,异说众多。一般传说,花箭以苏...【我非实有证成道理】 p0651 瑜伽六十五卷二页云:问:于因成道理中,依何道理,能决定知我非实有?答:不可得...谓于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五种果相(五功德门)之第五“园林游戏地门”中,具有还相回向之功德,能利益所教化之地。即于...子题:清净是名布萨、布萨食、布萨义、布萨事 随机羯磨·诸说戒法篇:“摩得勒伽论云,云何布萨?舍诸恶不善法,证...(人名)名玄朗,号左溪。台宗之第八祖,荆溪之师。见佛祖统纪七。...(术语)诸佛平等之誓愿也,指四弘誓愿而言。赞阿弥陀佛偈曰:或睹净土兴等愿。...【舌根】 舌根是舌识发生的地方,是能尝之义,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。此为五根之一,为十二处中的舌处,十八界中之舌...(术语)比丘二难之一。本妇淫女等来诱调比丘,为净行作障难,故云梵难,为梵行之难也。见行事钞上四。...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。...【三种梵志】 p0178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:复有三种梵志。一、趣向梵志。二、住果梵志。三、到究竟梵志。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舍离国。食时到,入城乞食。时毘舍离城中,有一梨车,名鞞罗羡那(秦言勇军)。譬如天与诸天女共...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,夜摩天宫,无量菩萨来集,说偈赞佛,尔时觉林菩萨,承佛威力,遍观十方,而说颂言, 譬(p)如...三劫三千佛缘起(出《观药王药上经》)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:「我曾往昔无数劫时,于妙光佛末法之中...
佛临涅槃时,阿难请问佛:佛在世以佛为师,佛不在世以何为师?佛灭度后我等弟子怎么行呢?那么佛说:佛灭度后,依波...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,并且解释了为何吃肉为酷,而吃素不酷。 这次走访辩论,在网上引...
问: 《无量寿经》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,那为何还要上大供? 大安法师答: 《无量寿经》在介绍西方净土的往生者生活...
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,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,那我们就会生活在烦恼中,常常觉得不知该何去何从。也许今...
所谓比丘十八物,又称头陀十八物,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,又称为道具,一般以...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,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,带来了各种慢性病;现在,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人士开始研究素食健康...
善良,简单来讲,即纯真温厚,没有恶意,和善,心地好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:待人处事,强调心存善良、向...一、称名念佛,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,于昼夜间,一心专注,或一万声,乃至十万声;如是岁月既久,则念念不断,纯一...
真寂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真常 | 下篇:真假八愿 |
指根、境、识三事和合。唯识论说:根境识互相随顺,故名三和,触依彼生。...
三摩地善巧菩萨相
花箭
我非实有证成道理
教化地益
布萨名义
左溪
等愿
舌根
梵难
十二因缘
三种梵志
【大藏经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地藏菩萨本愿经
【大藏经】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

对治恶性比丘的方法
肉食与素食者巅峰对决:吃什么才对

极乐世界以意为食,为何还要上大供

【推荐】贫不等于苦,富也不等于乐

比丘十八物
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