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名)Jiva Jivaka,又曰耆婆,时缚迦。译作固活,能活。良医名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境界现前】 p1289 瑜伽三卷五页云:云何境界现前?谓或由所依处故;或由自性故;或由方故;或由时故;或由显了不...凡二卷。唐代法琳撰。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。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。唐武德四年(621),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,以为...指获得涅槃。涅槃为出离尘世、证得菩提之极果,故称为出世果。金刚三昧经序品第一(大九·三六六中):“令彼众生获...(仪式)纳亡僧遗骨或全身于塔内。此时有入塔之佛事。见象器笺十四。...行,行者,乃于寺院服杂役者。禅宗寺院对于尚未得度之年少行者,称为童行。又称童侍、僧童、道者、行童。其所居之室...(杂名)Gaṇanaganita,数名。本行集经十二曰:百三蔓多罗婆,名伽那那伽尼多,隋数十柿。...亦名:守护三宝物 子题:僧有五种物不可卖不可分 行事钞·诸杂要行篇:“(一、守护)僧祇,若僧地种果树有功者,若...梵名 Ajitasena。意译无能胜将。北印度人。据传唐开元年间,于安西(即龟兹)译出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、秽迹金...【平安】 p0532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:平安者:谓乐受自相故。...梵名 Nyagrodhārāma,巴利名 Nigrodhārāma。又作尼拘律园、尼拘律树园。意译为无节园、纵广园。位于中印度迦毗...证果之名;以涅槃之果无上,故称无上涅槃。又若对二乘、外道等所证之有上涅槃而言,则佛所证之果,称为无上涅槃。 ...闻如是: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大目乾连始得六通,欲度父母,报乳哺之恩。即以道眼观视世间,见其亡母生饿鬼...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婆伽婆,在王舍城灵鹫山中,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,其名曰:慧命阿若憍陈如、慧命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(孤绝山也)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,与舍利弗经行山顶,而说偈言: 「一心善谛...
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,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。前面说过,阴历的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,以及月...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,父亲问他:你怕什么?少年回答:怕黑。父亲问:黑为什么可怕?少年答:像有鬼似的。父亲问:...人生在世,心灵常常受到伤害,伤心、伤感、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,由此我们苦闷,生气,愤怒,怨恨,有时甚至会对人生...
富贵人更容易瞋恚,稍不称心,就要发火,轻则口出恶言,重则动手打人。只考虑自己的感受,不顾他人伤心,瞋心一起,...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的座右铭,也是其一生行化四方、扶危济困的写照。出家80余载,...
父母生养了我们,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,虽然每位父母都不是那么完美,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,但这些问题,不...久远之前,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,一心向佛,也发心布施。其中一位以航海运货维生者,在航行时看到海里有大鱼追逐食啖...
你要是见到境界,也不能生欢喜。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。楞严经上讲:不作圣心。名善境界。若作圣解。即受群邪。祖师...
耆域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耆那教 | 下篇:耆婆 |
(异类)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,又Kaṭapūtana,译曰奇臭鬼。玄应音义二十一曰:羯吒布怛那,旧言竭吒富呾那...
境界现前
破邪论
出世果
入塔
童行
伽那那伽尼多
三宝物守护
阿质达霰
平安
尼拘律苑
无上涅槃
【大藏经】佛说盂兰盆经
【大藏经】僧伽吒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
了生脱死的门径--八关斋戒
你究竟在怕什么
无「我」让心灵不受到伤害

【推荐】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
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

自己父母都容不得,何以容天下
鱼王悲心救饥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