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名)善见律六曰:“迦兰陀子者,是时村中有一长者,有金钱四十亿。王即赐长者位,因村名故,号迦兰陀长者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之方法。即师家接化学人时,破除学人原有之见解,而示予向上之契机,以“把住”之手法,否定学...(人名)字世高。安息王之太子。父薨让国于叔。出家。博通经论。游化四方。遂来中国。汉桓帝时。至洛阳。才机英悟。...即净土教所依据之七部经典;此七经皆赞叹净土之殊胜,故有此称。又称净土七经。七经,即:(一)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...【趣向前行】 p132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:云何趣向前行?谓受僧祗,或复别人,诸衣服等所有利养,或请僧祇,及与别...【沤和俱舍罗】 此云方便。维摩云:方便以为父。肇师云:方便即智之别用耳。智以通幽穷微,决定法相,无知而无...【无上福田世应奉施】 p1090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:无上福田世应奉施者:于彼惠施,果无量故。...指龙颔下之珠璎。根据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五载,昔有螺髻梵志居于恒河边,为龙所阻挠,佛令其乞龙颈下之珠璎,...据观无量寿经所说而描绘之净土变相。于日本净土教,则指当麻曼荼罗、智光曼荼罗(以上奈良期)、清海曼荼罗(平安中...【忘念】 p0697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:云何忘念?谓于久远所作所说,不能随念;不令随忆;不守根门;不正知住。...具足戒有二:一、比丘戒,二、比丘尼戒,共称为二部律。此二部律,未受戒者,不许先知。佛有明制,本文但举其数耳。...(术语)空法十喻之一。如幻术师于无实体者能变化而见是也。智度论五十五曰:众生如幻,听法者亦如幻。演密钞四曰:...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。信为道元功德母。长养一切诸善根。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。不可以不信也。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。...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:「造化权舆之首,天道未分;龟龙系象之初,人文始着。虽万八千...佛顶尊胜陀罗尼经...
我教比丘循方乞食,令其舍贪,成菩提道;诸比丘等不自熟食,寄于残生,旅泊三界,示一往还,去已无返。 这个地方是...
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。予尝试之,自今初日分,至明初日分,足十二时百刻,正得十万。而所念止是四字名号,若...
【设我得佛,他方国土,诸菩萨众,闻我名字,寿终之后,生尊贵家,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】 看弥陀是怎么发的愿。设...
人有六根,有六尘,有六识,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。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。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...
菩萨在家,当愿众生,知家性空,免其逼迫。《华严经净行品》 又要搬家了,算起来,这已经是我此生中的第十八次搬迁...
末那识有六个特征:第一,它总是追求愉悦;第二,它尝试逃离痛苦;第三,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。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...
这个拜忏,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。你不要说拜一天,休息四五天,不要这样。你一旦做加行的时候,你就一次把它拜一...有一位父亲,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为成功的剑道家,所以把儿子介绍到身为剑道名家的朋友家去学习。 年轻人听从...
迦兰陀长者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迦兰陀村 | 下篇:迦兰那富罗 |
(职位)禅林之知事,又云执事。见象器笺七。...
提持
安清
称赞净土七经
趣向前行
沤和俱舍罗
无上福田世应奉施
龙珠
观经曼荼罗
忘念
具足戒
幻
【大藏经】龙舒增广净土文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0卷)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

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

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

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

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

再搬最后一次家

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