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诸法之要处,真理之妙旨也。无量寿经下曰:“深入诸法,究畅要妙。”净影疏曰:“得其宗要,知其妙旨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一)又称法幢。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,常以诸宝严饰。据大日经疏卷五载,幢上置如意珠,故称宝幢。观无量寿经(大一二...(一)凡二卷。日本临济宗僧梦窗疏石(1275~1351)述。梦窗疏石曾着梦中问答一书,判净土宗为不了义,泉州大经寺澄圆...【正论】 p0497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页云:云何正论?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,发起语论言说宣唱评议显了词辩语路语音语...喻指极恶之众生。如一人而有七子,其中有一病子,父母之忆念诸子,最深于病子,心非不平等,然于病子,心则偏多。佛...【识食】 p1432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:四者、识食。执持为相。谓有漏识、由段触思势力增长,能为食事。此识虽通诸识...(菩萨)梵名Gaganananta-vikrama,又云越无量虚空。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第四位之菩萨也。密号曰广大金刚。...十诵律云七财,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。一切众生,行此七法,资成道果,故谓之财。 一、信财 信即信心,...(杂语)释氏谓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,为三皈。皈依者,谓身心归向之也。...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。五恶见之一。...【修涅多罗】 梁言善眼,亦云苏泥怛罗,此云妙目。...隋代僧。瀛州(河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初游学邺都,听讲涅槃经,贯通经义,每能言论,见解独到而态度从容温婉,甚为...阿难问事佛吉凶经...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: 一、十种三业 佛子,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...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...
净土宗的修学,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。也就是说,一般的圣道门的修学,当他的心跟法接触时,只有两...
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。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法本无法,心亦无心,心法两空,是真实相。而今学道之士,多怕落...失火了!失火了!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, 全村人从迷醉中回头一望,朦朦胧胧的视线内,处处火海猛焰;四下张望,松软的...
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,在我们修行方面,止观很重要,念佛也好,参禅也好,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...
感应有四种:显感显应、冥感冥应、显感冥应、冥感显应,它有这四种。这四种是谈我们宿世的善根和今生的情况。 显感...
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,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,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干,也不是这样子,我们也不是老是做恶...
我到清修院的时候,正是一个早晨。到了门口一叩门,里边出来一个小和尚。他的名字叫宗祥,看样子长得很聪明,很如法...一、 《地藏经》 《地藏经》专门讲因果,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,提倡这孝字。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,为了超拔自己的...
要妙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要言 | 下篇:要门 |
(书名)Suhṛ-lekha,译曰密友书。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书名。见寄归传四。求那跋摩三藏译之,谓之劝发诸王要偈。义...
宝幢
谷响集
正论
病子
识食
虚空无边超越
七财
皈依
断见
修涅多罗
慧最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

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

心法两空是真实相
佛陀灭火的因缘

做到这二十五法,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

感应有四种

做了不少善事,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