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Tlicīvara,译曰但三衣。十二头陀行之一。见饰宗记五本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一)殊胜之因缘。从容录第三则东印请祖(大四八·二二九上):“东印土国王请二十七祖般若多罗齐。王问曰:‘何不看...(术语)大乘二种性之一。谓无始已来本识所具有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。...(一)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众生,犹如舟筏之引渡受难者。又作慈航。万善同归集卷下(大四八·九八七中):“驾大般若之...【欲界受】 p0984 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:云何欲界受?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,乃至受所摄;是名欲界受。...【无摄受真如】 修唯识行,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。这是第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所证,此真如非我执等所依处,亦非...【善士利行】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:云何菩萨善士利行?当知此行、略有五种。谓诸菩萨、于真实义、劝导有情...(1926~)湖南衡山人。笔名圆香。陆军军官学校毕业,曾任军职十三年。自幼信佛,民国四十七年(1958)归依三宝,未...谓根性愚昧迟钝。据法华经譬喻品载,诽谤法华经者将获诸罪,其中,若生为人则诸根闇钝,盲聋背伛;有所言说,无人信...【如来伏火龙处】 p0579 西域记八卷二十六页云:度迦叶波兄弟西北窣堵波,是如来伏迦叶波所事火龙处。如来将化...结是烦恼的别名,因烦恼能为害智慧,故喻之为贼。...(菩萨)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,在其中央。八大童子之一也。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。为天女童子形,一...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
《梵网经》云,汝是当成佛,我是已成佛,常作如是信,戒品已具足。《华严经》云,一切众生,具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...
示法源 念佛工夫,只贵真实信心。第一要信:我是未成之佛,弥陀是已成之佛,其体无二。次信娑婆的是苦,安养的可归...
文钞原文: 凡有心者,皆堪作佛。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。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,谓其难以入道而已。果能专精念佛...问: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,在时间安排上,有没有先后次第,还是一切交给佛菩萨,一心念佛就行? 大安法师答: 学佛...
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。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,敷衍了事。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,但是生死心不切,心...
念佛之人,必须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,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...神通,根据佛经上讲,有妖通、报通、证通。证通就是一般说修仙法的那种通,或者是修佛法的那种证。当你业障消除殆尽...
过去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,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、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。 当时,在须耶越国有...
怛哩支伐离迦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怛索迦 | 下篇:怛埵三弟铄 |
(术语)真理之体云寂,真智之用云照。楞严经六曰:净极光通达,寂照含虚空。正陈论曰:真如照而常寂为法性,寂而常...
胜因
本性住种性
慈舟
欲界受
无摄受真如
善士利行
刘国香
闇钝
如来伏火龙处
结贼
不思议慧童子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
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

蕅益大师法语

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
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

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

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
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