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名)Amrtodana,王名。译曰甘露施主。见佛本行集经五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纲,与网通。天台以顿、渐、秘密、不定之化仪四教为此宗判教之大纲,而以藏、通、别、圆之化法四教为释义之纲目。法...法起,梵名 Dharmodgata。据新华严经卷四十五诸菩萨住处品载,此尊为住于金刚山之菩萨。又作法喜菩萨、法基菩萨、宝...(名数)一十戒,二具足戒。此二种戒共为不淫戒,故名出家戒。...【卽蕴计我】 p0886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:初卽蕴我、理且不然。我应如蕴,非常一故。又内诸色,定非实我。如外...(术语)玄义九下说用玄义中,于本迹二门各明十义。其中本门之十义,名十重显本:一、破迹显本。二、废迹显本。三、...(术语)胜论所明六义句之第六。旧译无障碍,新译利合。百论疏上之中曰:六三摩婆夜谛,此云无障碍谛,如一色色香遍...隋代僧。瀛州(河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初游学邺都,听讲涅槃经,贯通经义,每能言论,见解独到而态度从容温婉,甚为...(仪式)唐善导往生礼赞中有六时礼赞之文。昼夜六时礼赞弥陀之偈颂也。书中亦有续为六字礼赞之文。又六时勤此礼赞,...据宗镜录卷八十一载,修定之时,若仅修习世禅,虽曰修行,犹生下列三种恶觉,即:(一)欲觉,凡夫不了五尘过患,对顺...(术语)佛德无量,故云真无量。是通诸佛而言,若约于弥陀佛而言,则光明无量寿命无量,谓之真无量。真者谓其德不虚...谓不造作一切恶行。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(大二·五五一上):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[北本涅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...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,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、菩萨七十二那术、比丘尼五百人、清信士七...
印者,印定义。法相楷定不易之义。内外之分,真伪之辨,正邪之别,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正确。如世公文,得印可信。...
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,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物质,有的人会不惜一切手段。种种不善的行为,目的只是一个追...
孝之为道,其大无外,经天纬地,范圣型贤,先王修之以成至德,如来乘之以证觉道。故儒之孝经云:夫孝,天之经也,地...
佛陀时代,教育的导师是谁?是佛陀。佛在说法,佛在建立僧团修梵行,修解脱法。社会和居士都在护持,乃至国王也都在...佛的意思是觉,就是智慧的意思。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立场及态度,来推动慈悲的教化功能。 慈悲是什么?慈是予乐─...
01 宵行者能无为奸,而不能令狗无吠也。《战国策韩策》 释义:走夜路的人,尽管可以恪守自律,不作奸犯科,却仍然没...
有一天,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: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。是哪四种呢?比丘因为居士供养...
大家都知道,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,难调难伏。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,就是这么个个性,难调难伏,这不是我...
阿弥陀檀那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阿弥陀九品曼荼罗 | 下篇:阿弥陀迦良 |
(经名)一卷,宋求那跋陀罗译。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(又云优填王)臣,既出家证阿罗汉果,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,...
纲目
法起菩萨
出家二戒
卽蕴计我
十重显本
三摩婆夜
慧最
六时礼赞
三恶觉
真无量
诸恶莫作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妙法莲华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

何谓「三法印」

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

只知行孝之显迹,不知尽孝之极致

佛制戒是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呢
圣严法师《佛法与教育》

九大古语人生智慧,受益匪浅

有四种供养因缘,使僧众心生贪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