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一种子。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。二五根。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。三器界。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众生之依报也。阿赖耶识常以此三种为所缘之境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有根身】 即指有情的身体,身为身根,是总名,身根中眼、耳、鼻、舌根,故称有根身。...(人名)宋慈云忏主之实名。...(术语)Śraddhā,译曰深信。大日经疏三曰:有大信解者,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,谓明见是理。心无疑虑,如凿井已渐...(术语)功德之宝藏也。无量寿经下曰:具足功德藏,妙智无等伦。新译仁王经下曰:满功德藏,住如来位。...(书名)八卷,黄檗宗性幽编,隐元重修。搜录黄檗山万福寺之起原沿革,及境内一切事迹者。且记希运至隐元之法系等。...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判之六宗:(一)因缘宗,指小乘之萨婆多部。(二)假名宗,指小乘之经部。(三)不真宗,通诸大...阿阇世,梵名 Ajāta?atru,巴利名 Ajātasattu。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(梵 Bimbisāra)之子。略作阇...亦名:净衣踞坐而食、踞坐离过 子题:踞坐、食须踞坐、跏坐受食、踞坐制九法、糜、脚前却、竖脚、交脚、翘脚 行事钞...指密教所说之肉团心。在肉身中,心脏之形似莲花,为意识存在之处,故真言行者每将心脏作一团心识来观想。(参阅“心...(术语)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设我得佛。十方众生。发菩提心。修诸功德。至心发愿。欲生我国。临寿终时。假令不与...谓多贪者。为得如前供养等故。往至他家。作如是语。汝父母等。具足净信戒闻舍惠。乘斯善业。已生人天。及得解脱。而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)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。与大比丘...
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,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。当它是迷惑颠倒的时候,那么我们就必须生死轮回了;当它是觉悟的时...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,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缘。 因为在亲身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,才能体会到救苦救难的菩...
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,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。 清心是保持内心恬静,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杂念的...
根机利的,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,那也不对机,这就叫萤光增结。这里谈到《维摩诘经》里的一个公案。《维摩诘经》是...
(一)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,当发至诚恳切心,慎五辛酒肉、邪淫妄语,持戒念诵,方有灵验。长期茹素者,加持...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,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快乐,因为没有智慧的人,生活上有一点压力就想不开,有些人总是...经文:汝等比丘,若有人来,节节支解,当自摄心,无令嗔恨,亦当护口,勿出恶言。若纵恚心,即自妨道,失功德利。 ...
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,保邦于未危,使普天人民同享太平之福,而浑无功迹之可以赞述,民生...
阿赖耶识三种境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阿赖耶 | 下篇:心 |
(杂语)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: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号曰法明如来。...
有根身
遵式
舍攞驮
功德藏
黄檗山志
耆阇六宗
阿阇世王
比丘食法
一团心识
修诸功德愿
激磨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
培养第二念的觉悟
圣严法师《谢谢癌菩萨》

修持以净心为要,处世以慎言为先

波离萤光增罪结,维摩大士顿除疑

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
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
戒除骄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