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菩萨)十地之第十位为法云地,越法云地即为等觉,越等觉即为妙觉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又作冷照忌、阿圆忌、本然忌、清净忌、本然清净忌。指亡者之遗族于亡者死后第三十三年之忌辰,所行追荐修福之法事。...【于三摩地退时颠倒】 p0751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:云何应知于三摩地退时颠倒?谓如有一,得初静虑。为涅槃故;积...【钵逻那迦国】 p1253 西域记五卷十三页云:钵逻那迦国、周五千余里。国大都城、据两河交,周二十余里。稼穑滋盛,...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,称为色;反之,非四大所造成之法,称为非色。于五蕴中,色蕴之外,受、想、行...与“临济喝”齐名。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之法,形成特殊之家风,世称德山棒。五灯会元卷七(卍续一三...(杂语)止讲义也。解散讲众也。广弘明集十九有题为解讲疏者数首。解讲之表白文也。...【于诸善法常不舍轭】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: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:谓于善法,不舍勤勇,精进无断。是故...(名数)又云四宗。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:一一切外道,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。二毗昙宗,即萨婆多,虽已得人无我,...(术语)背读也。行事钞上曰:说戒人,先当闇诵令利。...【难制伏】 p1444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:由善了知前后差别,于其胜上差别证中,深生信顺,所有精进;名难制伏。...【离垢地】 修唯识行,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二位。此位菩萨,具清净戒,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染。如《解深密经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,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、菩萨七十二那术、比丘尼五百人、清信士七...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,身体有金色,项有日光,飞在殿前,意中欣然,甚悦之。明日问群臣:「此为何神也?」 有通人...
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,性空法师到中佛协,要求收回被文管所与风景区占据的寺院四周的房屋与园林,我负责接待...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,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,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,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,自立为王。 有一恶...
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,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,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实不要说互利对等,甚至他不恩将仇报就...问: 做善事只是修福,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。这个观念是否正确? 慧律法师答: 许多人弄错了,光听经闻法,开智...唐朝时,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,修行造诣极高,遐尔闻名。一日,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。使者到来时,禅师正在山中烧烤...
我们看《百法明门论》这个贪烦恼,什么叫贪呢? 以染着为性、生苦为业。贪能够生起痛苦。譬如说,你现在看到有人去...学佛,就是要超越自己。但要从何下手呢?第一,要从去贪下手。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,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。仔细想一...
心能造业,心也能转变业;业是由心造的,业也能随心转变。心不能转变业,就被业缚住;业不随心转变,就能缚住心。 ...
法云等觉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法云地 | 下篇:法集 |
【识句义】 p1433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三页云:识句义者:谓总了别色等境事,故名为识。卽于色等六种境中,由眼等根,...
头陀圆忌
于三摩地退时颠倒
钵逻那迦国
非色
德山棒
解讲
于诸善法常不舍轭
内外道四执
闇诵
难制伏
离垢地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
妙华法师追忆「佛门三铁」
琉璃王与释迦族

【推荐】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
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
禅者的心境

【推荐】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
慧律法师《去贪则清凉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