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法性与真如,异名同体也。起信论曰:“法性真如海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稠林有三,谓贪、瞋、癡。由依止贪瞋癡故,于诸生死根本行中广兴染着,令诸有情感种种身流转五趣,令诸有情处生死本...一一切智无所畏 二漏尽无所畏 三说障道无所畏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次十力而辩四无所畏者。诸佛十力之智内充。明了...密教之诸尊均有其根本之印与明,而以之为彼等内证本誓之标帜。印者印契,明者陀罗尼。诸尊之印明通常有三种,即根本...【悦耳语】 p0946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:文句美滑,故名悦耳。...1、没有执著的意思。 2、菩萨名,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(在克什米尔之西),先从弥沙塞部出家,后信大乘...转轮圣王的简称,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。轮王有四种,在第十小劫的增劫,人寿增至二万岁时,铁轮王出现,统辖南赡部州...(公案)杨岐问慈明,幽鸟语喃喃,辞云入乱峰时如何?明云:我行荒草里,汝又入深村。杨岐云:官不容针,更借一问得...(经名)一卷,东晋竺昙兰译。陀罗尼杂集第八卷之别出。说除灾厄之法。摩尼罗亶之义未详。...【如名自性】 p0578 瑜伽七十三卷十七页云:复次一切愚夫、于诸相中,名言所缚故;当知如名如言,于所诠事,妄...(术语)小乘四果之第一。旧称须陀洹。译曰逆流,入流。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-āpanna,声闻乘之人,断三界之见惑...指方便实行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等四摄法的心。...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(一)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曰满贤,...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阿罗汉也生死...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,贤圣以之冲默;玄旨非言不传,释迦所以致教。是以如来出世,大教有三:约...
普贤菩萨,行愿无穷,分身尘刹,随缘教化众生。据史书记载: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,是普贤菩萨的化身。天台山国清寺...
一、诞生丹阳,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(公元904975年),讳延寿,字冲元,本丹阳(今江苏省丹阳市)人,后迁浙江余杭。...
昔时,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,有梵志兄弟四人,皆已得五种神通――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。四...人的心病从什么地方来?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宽恕他人的过错而产生的。可以这样讲,学会宽恕他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...
我们对因果的态度,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,这称为观果知因。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,你就可以...
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:要作莲池自在人,娑婆肯更惹红尘?心神早送归安养,此地空余镜里身。 念佛人当下的心愿是一...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,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,能给人不少启示,有的甚至还让人永久难忘。 一次,当我在...
如今,化太岁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。 在寺院里,也会随顺众生的愿望,在法会中供养摩利支天菩萨,来祈...
法性真如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法性常乐 | 下篇:法性随妄 |
(譬喻)解脱之贵如宝冠。增一阿含经十四曰:天王来至此,及诸魔眷属。复以方便降,令着解脱冠。...
稠林
四无所畏
根本印
悦耳语
无著
轮王
慈明速喝
摩尼罗亶经
如名自性
预流果
方便心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【大藏经】阿閦佛国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长阿含经

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

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

神通不敌生死
宽恕别人给你带来的12种好处

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

身在镜中勤修行,心作莲池自在人
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