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五分法身之一。以禅定之功德,组织法身之一分者。又住于禅定之身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精进五种】 p1273 成唯识论六卷三页云:此相差别,略有五种。所谓被甲、加行、无下、无退、无足。卽经所说有势、...【解行地】 p1235 成唯识论九卷五页云:此资粮位、未证唯识真如,依胜解力,修诸胜行;应知亦是解行地摄。又云:此...如来八种的清净音,即:不男音、不女音、不强音、不软音、不清音、不浊音、不雄音、不雌音。...(譬喻)恒河沙之略。天竺恒河之沙,譬数之多也。释门正统八曰:有劫石焉,有河沙焉,沙石之数有限,寿量之数无穷,...【观所缘缘论】 陈那论师造,唐代玄奘译,全一卷。别译本如陈代真谛所译的《无相思尘论》一卷。本论之偈文为四句一...(人名)宋明州天童之密庵禅师,名咸杰。就应庵华禅师得法,奉敕住径山灵隐寺,晚居天童而寂。见五灯会元,稽古略四...(经名)一卷,西晋法炬译,佛为难提比丘解释五法六念。出杂阿念三十卷。...(名数)惭与愧也,此二者能使一切之诸行光洁,故名白法。...(术语)依因位之修行,而得果地之证悟也。慈恩寺传序曰:示之以因修,明之以果证。...子题:请有二种、别请、僧次请、次第请 行事钞·讣请设则篇:“四分, 请有二种 :即僧次、别请也。律开 别请 ;然...梵名 Sajdhinirmocana-sūtra。凡五卷。略称深密经。唐朝玄奘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。同本异译尚有南朝陈代真谛所...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。信为道元功德母。长养一切诸善根。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。不可以不信也。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。...文殊菩萨心咒: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.持诵文殊五字咒(文殊菩萨心咒、亦称文殊智慧咒)的主要功德,...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
一、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。戒就是止恶行善,它包括两个方面:好的事情去做--行善;不好的事情...末法时期,天下灾难频传。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名利与物欲,人伦道德不断的减退!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使人们的...有一次,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,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。 这天,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...
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《华严经》而成立。释尊初成道,悟法界真理,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。但其义理高深,仅有大...
有个年轻人,近来很烦,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。一位调酒师小心地问他:先生有什么困难?说说看,也许我能帮上忙。那个...问: 我们念佛很用功,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,但是见思烦恼没有断,能不能了生死出轮回呢? 道安法师答: ...
教理行果,乃佛法之纲宗。忆佛念佛,实得道之捷径。在昔之时,随修一法,而四者皆备。即今之世,若捨净土,则果证全...
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,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?因为他前生积集的善业太大了,由于前生善业太强,所以今生事事...
定身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定自在所生色 | 下篇:定判 |
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。...
精进五种
解行地
八梵
河沙
观所缘缘论
咸杰
难提释经
二种白法
果证
僧次请福大别请
解深密经
【大藏经】龙舒增广净土文
【大藏经】文殊菩萨心咒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
佛法的大意
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
作福不嫌多,但用于解脱正道

各宗要略——华严宗

死都不怕,还怕活着吗?
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,能否往生

去圣时遥,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