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Trisamaya,底哩者,三之义。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三种之三昧耶也。希麟音义五曰:“底哩,此云三,谓此经中说三种三昧,即金刚莲华佛部是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梵名 Sarvadar?ana-sajgraha。印度吠檀多(梵 Vedānta)学派之学者马达瓦(梵 Mādhava),著于一三五○年间。属“...(术语)生果之因种也,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。...(术语)梵语慕何Moha,译言痴,又曰无明。心性闇昧,迷于事理也。一切之烦恼由之而起。三毒之一。唯识论六曰:于诸...梵语 ?a?a-rajas。谓可止住于兔毛尖之微尘。相当于羊毛尘的七分之一。微尘为组成物质之要素,极微尘则为最细小而不...(术语)佛顶尊之真言也,以最初之鍐字为真言之体。缚者是心智不行之处,言语不及之处,又加大空者,即是遍于一切处...又作精媚鬼。三鬼之一。于半夜子时,化为子鼠精灵,或作少男少女之形,或变可畏之相等厌媚坐禅之人者。此时禅人各识...密教之真言有各种类别,若以形式分别之,则可约为三种,即多字、一字、无字。(一)多字者,亦谓长句,如佛顶陀罗尼之...【寻思增上补特伽罗】 p1179 瑜伽二十六卷三页云:云何寻思增上补特伽罗?谓有补特伽罗、先余生中,于其寻思,已修...戒本疏·九十单提法:“(波逸 提)用虫水戒十九。凡慈济物命,道之正要。知水有虫而故受用,特损物命,违其慈道。...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,谓之识食,为四食之一。...谓玄妙之道路。即指真理。于禅宗,则指洞山三路之第二玄妙之路。即超越有无、迷悟等二见之空寂路,称为玄路。(参阅...如是我闻,一时,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。时已深夜,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,来至佛所,恭敬礼拜,站立一旁,...楞严经五十阴魔章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唐朝裴休宰相,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,他的儿子裴文德,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,皇帝封他为翰林,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...
达磨大师《悟性论》: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。教外别传、不立文字、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,就是禅门...
原文: 倘惑业未尽,道果未成。纵有修持,不能自主。久经生死,进少退多。以道不胜习,业能缚心。譬如坯器未烧,经...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 我们来看这一段。一般无论是大...
夫称三昧者何?思专想寂之谓也。思专,则志一不分;想寂,则气虚神朗。气虚则智悟其照,神朗则无幽不彻。是二者,自...
问: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?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,同时定住,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?请师父解惑,阿弥陀佛...
宝峰寺,某天午斋毕。僧问:饭好不好吃?和尚答:吃饭是滋养色身的,要做五观想。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,穿衣不要当衣...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,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,然而我们...
底哩三昧耶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底彦多 | 下篇: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|
【称心语】 p1297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:增上欲解所发起故,非假伪故,非谄媚故;名为称心。...
全哲学纲要
生因
痴
兔毛尘
鍐鍐鍐
时媚鬼
真言三字
寻思增上补特伽罗
用虫水戒制意
识食
玄路
【大藏经】吉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炷香增福

禅门的十六字心要

俯提劣机曲护初心,唯此法门最为第一

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

净土法门之金玉良言精要

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,同时定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