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语)古人经历之事实踪迹也。四教仪集注上曰:“垂化事迹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术语)谓智慧明禅定静也。止观一曰:止观明静,前代未闻。辅行曰:止体静,观体明也。...(杂语)秦道生法师之语。言草木尽具佛性,而述一真法界之理。祖庭事苑五曰:道生法师说:无情亦有佛性。乃云:青青...(譬喻)淫欲伤身譬如病。止观九上曰:如是想者,是淫欲病之大黄汤。...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此是捉宝戒,多论明文。因拾遗为缘起,不用旧语。”资持记释云:“正名中,初示名有据。论如...指现益与当益。现生可获得之利益,称为现益。命终后,来生可得之利益,称为当益。 p208...(术语)智度论所说十一智之一,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法之无漏智也。是初知法,故名法智。又知现在之法,故名现智。...软道者,谓软软、软中、软上品道,由此道故,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上上上中上下三品烦恼。...梵语 ajapadaka-danda。略称镊。比丘十八物之一。拔取鼻毛或刺等用之。梵网经卷下(大二四·一○○八上):“若佛子...【逮得一切佛平等性】 p1187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:逮得一切佛平等性者:显示世尊得一切佛相似事业殊胜功德。谓证诸...亦名:妄说过人法戒 子题:过人法 戒本疏·四波罗夷法:“释戒名者,体乖实录,名之为妄;过重欺深,名之为大;成业...【四种缘起】 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,立‘五教十宗’。所谓五教,是小乘教,大乘始教,大乘终教,大乘顿教,大乘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,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,...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,盖是法身之玄堂,正觉之实称,众经之渊镜,万流之宗极。其为体也,妙存有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
佛言:见性学道难,尽世修行如毛,见性如角;今之学道者虽多,而发心出世者实少,不过行善事修福田,求来生果报。祖...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?一般有三种爱,爱就是执著。 第一种就是境界爱:对环境的执著。 我们活了一大把年...问: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,说人家闲话、道人家长短,算不算是造口业(不管是事实或非事实)?还有,如...
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。在日记《堪忍世界忧苦多》里面,把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的解决问题的办...
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,作问讯、顶礼等相。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,她临终的时候正念很明显,正念昭彰这是她正念很明显...肉食有何危险? 爱斯基摩人主要以肉类、脂肪为主,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点五岁。吉尔斯人,东俄的一个部落人种,以肉...
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,这是很遗憾的事!念佛人很多,成就的人非常的少。 为什么? 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经典...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,心志清明、存有善念,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;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,因此产生了烦恼。 ...
事迹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事度 | 下篇:事与愿违 |
天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之第三秘密教与第四不定教,即于佛说法时同座而听,然所闻之法各异,小乘之机闻小法,大乘之机...
明静
郁郁黄花
淫欲病
捉宝戒释名
二益
法智
软道
镊子
逮得一切佛平等性
大妄语戒释名
四种缘起
【大藏经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
【大藏经】大般涅槃经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
妄想起灭不停,正是轮回生死根本
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
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

堪忍世界需放下

求人天福报,只得来生痴福而已
【推荐】肉食有何危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