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植物)Naradhara,华名。译曰人持华。慧苑音义上曰:“那罗,正言捺罗,此云人。陀谓陀罗,此云持也。其华香妙,人皆佩之,故曰人持华也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顺著众生的机缘而以种种的方法去摄受和教化。...【诃利】 亦云[口*歇]里,此云师子。...又作取名。即于禅林中,为新受戒或皈依者初取法名之意。然安名未必限于受戒或皈依之时,禅宗语录即记载不少师家透过...(名数)六根清净之功德也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:若善男子,善女人,受持是法华经,若读若诵,若解说,若书写,是人...内六根入 一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外六尘入 一色入 二声入 三香入 四味入 五触入 ...乃不空费佛饭之意,为唐代百丈怀海所立丛林风范之一。师以制定规矩、行持绵密闻名;自身至入寂前,仍每日勤于作务,...谓世尊从成道时起,至说法华经为止,凡四十余年间,在法华经以前所说诸经皆为方便权教,未显真实,至说法华经时,始...(术语)他之世界。法华经宝塔品曰:移诸天人置于他土。...(术语)即戒腊也。疑耀五云:僧家言僧腊者,犹言年岁也。又言戒腊者,腊当作蜡。余偶阅一内典,西方结夏时,以蜡为...梵语 paramānu。又作极微尘、极细尘。旧译邻虚。物质(色法)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,称极微。依俱舍论卷十二谓,...(杂名)明嘉靖癸丑,倭兵入犯苏淞海滨。其兵民御之,败而走者三十七阵矣。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。自后我师与倭...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世尊四众围绕。及天龙夜...凡趣圣道悟解真宗。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。一切行无由取见。愿善知识如有写者。用心无令脱错。恐误后人。 夫修道之本...君不见。绝学无为閒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 无明实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。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...一个学佛的人,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,一定是烦恼重重。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,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...
末法众生障深慧浅,这个障有外障、有内障,我们先看外障。现在学习佛法,比如我们出家人现在去住持寺院,如果说福报...问: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,还是等持好了再受?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,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? 大安法师答: 现...
酒在五戒中有,八戒中有,乃至比丘菩萨戒,无一不戒酒。但是酒的本身,并非罪恶,故饮酒皆属遮戒;由于酒能使人犯戒...一、做正信的学佛人 既然我们大家学佛,我们要明白,释迦牟尼讲的是认识宇宙真相的道理,问你到底从哪里来,将来到...问: 必须烧什么库钱,给往生的人当路费,学佛的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呢? 明证法师答: 往生这两个字,看往生到哪里,...问: 我学佛不久,今年29岁,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学佛,但我信佛是半信半疑,我也诵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为地藏...沙弥的生活轨范,共有十条守则,名为沙弥十戒,是从五戒的基础上,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,而成为养成出家...
那罗陀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那罗延 | 下篇:那罗延天后 |
【不定心及定心】 p0335 俱舍论二十六卷七页云:不定心者:谓染心。散动相应故。定心者:谓善心。能治彼故。...
摄化随缘
诃利
安名
一千二百功德
十二入
一日不作一日不食
未显真实
他土
戒蜡
极微
僧兵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最上乘论
【大藏经】永嘉证道歌
圣严法师《利人便是利己》

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
受戒后犯戒,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