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名)须弥山之译名。秘藏记本曰:“苏者妙也,迷卢者高也,故曰妙高山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梵网经所说的大乘菩萨戒,因是毗庐舍那佛所说的戒法,故名。...【二十四种粗重】 p0037 杂集论十卷十二页云:云何名一切麁重?略说有二十四种。谓一切遍行戏论麁重、领受麁重...(杂语)犹言佛家。如奉释教者,谓之佛门弟子。亦简称佛子。...(术语)又云一字业。台家五业之一,修习一字佛顶轮王法经轨之学业也。...(修法)以不动明王为本尊,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。...指四谛智、法智、比智。四谛智即苦智、集智、灭智、道智,乃了知三界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之智。法智乃观欲界四谛之智...(术语)利者锐利,根者信等之五根,又眼等之五根也。又根为根器,即天性也。【又】利者速疾之义,根者能生之义,速...(术语)行者临死期,三毒之邪念无起,专任菩提之心也。此正念为平生之行业所熏修。弥陀经略记曰:由寻常所行,得临...【软品有爱】 p1387 瑜伽九十五卷九页云:当知此中软有爱者:谓于当来,愿我当有。卽于六处,愿我当有。卽如是类,...(名数)一、现报,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。二、生报,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。三后报,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...(杂语)五种九种之净肉,许比丘食之。...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...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: 一、十种三业 佛子,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
【第二觉知: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;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】 (佛说八大人觉经) 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,我们会...
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,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?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,光阴的流逝,都会成为过去,这就是最好...春秋时期,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。然而,孔子并没有因国人的极力推崇而骄傲自满,而是更加谦虚谨慎。孔子说:三人...
无生毕竟有生在。 无生是谈理的,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,真如理体,它是无生的。但是,没有证到这个无生的法性,一个...
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,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。修行是逆烦恼而动,它当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很苦。所以有些人...
相晤已来,忽满六年。不但星霜屡更,即国历已非其旧。世相无常,诚可叹悼。 接手书,知不废净业,洵足嘉美。而云身...大众一起至诚恳切,向师父拜年。向师父顶礼三拜,一拜。礼佛一拜。阿弥陀佛! 请就座,坐下来,首先赞叹诸位,在这...
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,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,你也是布施,但你这个布施的等级不高,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的奉献。...
妙高山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 | 下篇:妙高山王 |
(杂语)法华经安乐行品曰:菩萨摩诃萨,观一切法、空,如实相、不转倒、不动、不退、不转,如虚空,无所有性。是说...
舍那大戒
二十四种粗重
佛门
佛顶业
不动法
六智
利根
临终正念
软品有爱
三报
食肉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慈悲道场忏法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
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

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
孔子拜师的启示

无生毕竟有生在,离相依然住相中

偷安一世,累劫难出

若疾病缠绵者,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
【推荐】慧律法师《入佛正见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