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沙弥得度时,作梵呗之阿阇梨也。禅家之得度式设之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巴利名 Niddesa。音译作尼涕娑。属巴利文小部经(Khuddaka-nikāya)之一。本书系注解同属小部经之经集(巴 Sutta-...(杂语)法之奇瑞。自天降曼陀罗华也。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: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,于虚空中,雨曼陀罗华摩...鸠摩逻多之别号。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载,佛入灭后一百年顷,北天竺怛叉翅罗国有鸠摩逻多(梵 Kumāralāta,意译...为三种三宝之一。又作同体三宝、同相三宝。三宝指佛、法、僧三者,名称虽异,于其本体实同为一。一体略分为三义:(...指密教所称之“阿”字。以其为金刚不坏之体性,故有此名。大日经卷二(大一八·一○下):“行者谛思惟,当得不坏句...(名数)即八大地狱。...子题:一钵他半、半钵他、下钵 资持记·释钵器篇:“钵他即梵国量名。准下 一钵他半 ,为周一斗,即唐三升三合强;...禅宗公案名。指不持任何物来;亦即赤裸裸的本来面目。从容录第五十七则(大四八·二六三上):“严阳尊者问赵州:‘...八种能够妨害禅定的灾患,即:忧、喜、苦、乐、寻、伺、出息、入息等八法。劫末来临的火水风三灾是属于外灾,而此八...(一)灵鹫,梵名 Grdhrakūta,巴利名 Gijjha-kūta,音译耆阇崛。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。简称灵山,或称鹫...【少欲与喜足差别】 p0374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十八页云:少欲、喜足、何差别?答: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、衣服饮食...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(出六根聚经中)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: 一时,婆伽婆一切智人,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以神通...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祇(q)树给(jǐ)孤独园。与大比丘僧,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是大阿罗汉,众所知识:长老舍利...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(三称)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...
佛说,贪心之人永不富有,永远贫穷。我说,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,心若富有必将富有。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贪心的人...
佛还同时告诉我们,修十斋日,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,说你抽这十天做点好事,做一件比你平常做十件还多。 十斋日...我介绍一首「求聪明」的偈子,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己经验来的,我把它说给大家听: 我是九岁那一年出家的,当我...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,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,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。会羡慕他人的成功,并垂涎他人财产;此...
归去来,魔乡不可停,旷劫来流转,六道尽皆经,到处无余乐,唯闻愁叹声,毕此生平后,入彼涅槃城。 善导大师好像就...
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,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,态度散漫、毫无威仪,犯了僧团规矩。比丘看到佛陀,立即收敛自己的形...
有人说,受了戒就有了束缚,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,犯戒又要堕落,所以还是不受为好。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...
夫学般若菩萨,起大悲心,发弘誓愿。精修三昧,誓度众生。不为一身,独求解脱。 放舍诸缘,休息万念。身心一如,动...
作梵阇梨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作梵 | 下篇:作无作 |
全一卷。唐代僧曹山本寂(840~901)撰,日僧指月慧印(1689~1764)校订。又称曹山大师语录、曹山本寂禅师语录、曹...
义释
雨曼陀罗华
日出论者
一体三宝
不坏句
八大
钵他
一物不将来
八灾患
灵鹫山
少欲与喜足差别
【大藏经】占察善恶业报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弥陀经
【大藏经】早课(朝时课诵)

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

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,功德都能加倍
自立法师:观音菩萨聪明偈
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

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

不怕犯错,怕不改过

解脱成佛的路上,要以持戒为舟航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