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书名)Gaganaprekṣaṇa,又作伽伽那必利绮那,译曰观虚空。本行集经十一曰:“伽伽那卑丽叉尼书,隋言观虚空。”可洪音义五上曰:“伽伽那必利绮那,唐云观虚空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舍时】 p0972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:云何舍时?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所有掉举,心已解脱;是修舍时。...(菩萨)胎藏界观音院中台第一行上之尊也。密号曰无尽金刚。出生莲华部之诸尊故,多为肉色,左手持莲华,右手当胸屈...又作仰信。信心瞻仰之意。相当于信仰一词之梵语有 ?raddhā, prasāda, adhimukti, bhakti 等,译作信心、正信、净...(人名)Āṣāḍha,又作頞沙荼,阿沙荼。比丘名,此人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。见阿育王经九,经律异相十七。【又】译...(经名)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之略名。一卷,失译。说六菩萨之名与叹佛偈。...(814~846)为唐穆宗第五子,原名瀍,后改名为炎。自幼年即不喜佛教。于开成五年(840),继其兄文宗即帝位,师事...三三昧、四禅定、四无量心、五无色定、八背舍、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一切处。...(术语)Yogācārya,又称见谛阿阇梨。三密相应,照见真谛之初地以上阿阇梨也。...(杂语)Ajitajaya,译曰无能胜。最胜之义。大日经疏十曰:阿誓单阇耶,无能胜也,阇耶是胜,阿是无。...亦名:恶见违谏戒制意 戒本疏·九十单提法:“(波逸提)说欲非障道违僧谏戒六十八。制意有三:(一、制戒意)初解...(术语)谓本体上之姿。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坏以后,犹存续无始无终者。虽至于圣境亦无得。虽往于凡夫,亦不失底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...八大人觉经...
大嫂的姥姥(以下简称姥姥)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,家里一贫如洗。小时候不知染上何种病,半个脸颊溃疡。那时家里穷,...
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,即使是弱小的昆虫,诸如蚂蚁、蚊子、知了等等,都不能去践踏、伤害,而是应该怜爱、护惜它们。...
在《大乘起信论》讲到这个菩提心(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),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,你失掉了菩提心,你所...
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,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,假如我们被贪、嗔、痴所左右,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过好我们生命的...
窃以末法众生,根机浅薄,匪仗佛力,决难了脱。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,求生净土一门,方可出此五浊,登彼九莲。倘妄...
古代赵州禅师,三十年不杂用心,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,他这极熟啊!昼夜六时功夫都在,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,...
这个唯心净土,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。首先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个误区,就是容易把心的格局理解在一个自我的意识中,而没...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,到保定起香,三步一拜北上五台山,在五台山住了十年,这期间不仅完成了朝礼文殊菩萨...
伽伽那卑丽叉尼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伽那那跋多书 | 下篇:伽车提 |
(经名)八卷,北凉昙无谶译。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。但缺第四持。...
舍时
莲华部发生菩萨
信仰
阿沙陀
六菩萨名经
唐武宗
八种法
瑜伽阿阇梨
阿制单阇耶
说欲不障道违僧谏戒制意
一段事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八大人觉经

虐待老人的现世报

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

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

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

末法众生,根机浅薄,匪仗佛力,决难了脱

轮回路险,用功须生处转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