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依佛之加被而觉力如佛之三昧也,阿难得此三昧。法华文句一曰:“旧解云:阿难得佛觉三昧力,自能闻。”同记曰:“言佛觉者,只是佛加觉力如佛,故名佛觉。”往生要集中本曰:“应念愿令我得佛觉三昧。”大部补注四曰:“准净名疏云:舍利弗问经说,阿难修不忘禅,得佛觉三昧,以三昧力自能闻也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诘诤论】 p1248 显扬五卷一页云:诘诤论者:谓诸外道、虚妄推度。...【善知心善知心回转】 p1148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四页云:如世尊说:苾刍当知,我不见一法、速疾回转、犹如心者。...(衣服)Kambala,羊毛织成者。西域记二曰:顩钵罗衣,织细羊毛也。...(界名)又作阿鼻至,阿鼻脂。略名阿鼻。...【十支论】 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为本论,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,称为十支论。即:一、《百法明门论》,又作略陈名数论...(人名)佛灭后二百年顷有迦旃延阿罗汉由大众部中独立一部,名说假部,又名多闻分别部。而此阿罗汉者,传为佛在世之...(名数)佛灭后窟外大众部之结集出五藏。西域记九曰:于是凡圣咸会,贤智毕萃。复集素呾缆藏,毗奈耶藏,阿毗达磨藏...(经名)一卷。唐实叉难陀Sikṣānanda译,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。即阿弥陀之大咒。咒...何等引摄善?谓施性福业事及戒性福业事故,引摄生天乐异熟,引摄生富贵家,引摄随顺清净法。...(杂语)Naeṣaḥ,梵语杂名曰:翳舍如此,那翳舍不如此。...【离恶不善法】 p1427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:离恶不善法者: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,卽身恶行语恶行等。持杖持...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...毗尼日用切要...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(亦名遗教经)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,度阿若憍陈如,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,所应度者皆已度讫,于娑...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,而非物质的享受,因为一切物质如泡沫般虚幻,也如天上的浮云,瞬间即过。想要安心地生活,就...
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,是不可能的。这样可就不空费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吗?也就是说你解决不了轮回的问题。今生解决...
世人不信有因果,因果可曾饶过谁?钓鱼、捉鱼、贩鱼的可怕果报!奉劝有缘阅读此文的朋友不要钓鱼、捉鱼、贩鱼了! ...
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,读书修道。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,要如何自处呢?明末莲池大师在〈厌喧求静〉一文,开示智...
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。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、战略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;他因为在...
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。齿先予。德先予。出家先予。予蚤岁游苏湖间。与同堂坐禅。及予住云栖。公来受戒。求列...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(三称) 诸位法师、诸位在家菩萨,前面三天是在体育场,现在两天在我们青年弘法团。人潮的踊跃,...信心,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,一种是上根利智,智慧很猛利,就像舍利弗、文殊师利菩萨。为什么《阿弥陀经》要...
佛觉三昧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佛宝 | 下篇:佛魔 |
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等三贤位,叫做圣胎,因其修习正法而得长养,到达初地而见道,生于佛家。...
诘诤论
善知心善知心回转
顩钵罗
阿鼻旨
十支论
说假部鼻祖迦旃延
五藏
甘露陀罗尼咒
引摄善
那翳舍
离恶不善法
【大藏经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600卷)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佛遗教经
心安比赚钱更重要

虽然身体还没往生,但心早已过去

钓鱼捉鱼的恶报事例

智者除心不除境

曾国藩的人生六戒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