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语)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:“问:受罪众生有佛性否?答:亦同佛性。问:既有佛性,正入地狱时,佛性同入否?答:不同入。问:正入之时,佛性复在何处?答:亦同入。问:既同入,正入时众生受罪,佛性亦同受罪否?答:佛性虽随众生同入,是众生自受罪苦,佛性元来不受。问:既同入,因何不受?答:众生者,是有相,有相者即有成坏;佛性者是无相,无相者,即是空性也。是故真空之性,无有坏者,喻如有人于空积薪,薪自受坏,空不受坏也。空喻佛性,薪喻众生,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空与有。一切法缘生无有实体,叫做空;虽然性空但有假相,叫做有。...华严经疏云二般若: 一、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者,谓本觉之理,非寂非照,离虚妄相,名为实相,即一切种智也。 ...亦名:不藏物塔中戒开缘、塔中藏物戒开缘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不藏物塔中戒。除病,为坚牢故藏,余难缘如上。”...【润生】 烦恼有分别起和俱生起二种,分别起烦恼是依邪师、邪教、邪思惟三缘而生起的烦恼,自然而有的烦恼称为俱生...荷,置物于背;担,置物于肩。与“荷负”、“荷法”同义,皆谓护持佛教大法,担负佛法相续之责。[禅苑清规卷二小参...(Encyclopedia of Buddhism)锡兰政府出版之英文佛教百科全书。第一册出版于一九六一年。主编原为锡兰佛教界名人马...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此学法女,无戒体也,但受别教,位过沙弥。如上已解,恐忘故重言之。以人不解,谓分三众,有...(譬喻)法华七喻之一,指衣珠之喻。法苑珠林序曰:衣宝与髻珠。...(菩萨)维摩经同闻众之一。经注曰:什曰:印者相也,手有出宝之相。亦曰:手中有宝印。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。密号...梵语 sarvaja,巴利语 sabbau。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。乃佛之别称。与“一切智人”、“一切智藏”同义。俱舍论...梵语 mahā,巴利语同。又作莫诃、摩贺、摩醯。意译为大。乃大、多、胜、妙之意。大智度论卷三(大二五·七九中):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,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,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。其名曰:尊者了...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...心理学家说: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,人与人之间会冲突、会不愉快、会争执,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。如...
原文: 净土法门,为诸法之归宿。犹如大海,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,莫不趣入其中。然一至其中,则同得海名,同成...
现代人生活忙碌,从出生到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再到社会。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。为名为利追求。所谓熙熙为...
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: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,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;一个是涅槃功德的根本,就是我们真实的心性...问: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,有佛弟子告诉我,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,自可戒。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,又在芸芸众生工作...
那谈死亡问题,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,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、造业的程度去谈,所以首先地藏菩...问: 我很想持斋,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,总忍不住要吃,怎么办? 周安士答: 作五种不净观,就能持了。第一,观种子...厚朴,落叶乔木,因叶大而浓荫,因花大而美丽,因药用价值而名贵。它的种子红彤彤的,也很漂亮,常被鸟儿们叼来叼去...
佛性不受罪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佛性三摩耶 | 下篇:佛性平等一乘 |
指环绕须弥山的七重金山,其名是双持、持轴、担木、善见、马耳、障碍、持地。此七金山多为圣贤神鬼所住。...
空有
二般若(三)
藏财物佛塔中戒开缘
润生
荷担
佛教百科全书
式叉摩那体同沙弥尼无别戒体
衣宝
宝印手菩萨
一切智者
摩诃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慈悲道场忏法
慧律法师: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

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

【推荐】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

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「内心」
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