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理之至极也。智度论七十二曰:“究竟者,所谓诸法实相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又名生身菩萨,即此父母所生之身已是菩萨。...(杂语)烦恼缠绵身心而不使自由,故以名烦恼。...(名数)佛之说法,有四意四秘,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。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,名四意趣。依此四意趣,可决一切之佛意云...指人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。“精明”乃形容其明澄绝妙。首楞严经卷六(大一九·一三一中):“元依一精明,分成六和合...又作九十八使。随眠,烦恼之异称。烦恼常随逐于人,故称随;其状体幽微难知,如眠性,故称为眠。九十八者,小乘俱舍...【七识十名】 第七末那识,有十种不同的名称,即:第七识、转识、妄 相识、相续识、无明识、解识、行识、无畏识、现...用以表示须陀洹所断烦恼之譬喻。须陀洹即声闻四果中之预流果。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(大一二·五七七中):“须陀洹人...(一)乃胜鬘夫人于佛陀面前所发之三项大愿。又称三大誓愿、三弘愿。据胜鬘经三愿章载,胜鬘夫人于佛前受十大受(记)...【无漏法】 p1050 俱舍论一卷三页云:无漏云何?谓道圣谛,及三无为。何等为三?虚空二灭。二灭者何?择、非择灭。...(地名)Kapitha,在中印度,周回二千余里,城西二十余里有大伽蓝。伽蓝之大垣内有三宝阶之遗趾。释尊自忉利天下时...(术语)地等六大有相性之二面。凡眼所见者,惟其事相,事事差别而不相融。圣智所见者,为其法性一味平等也。...(印光大师校印版本)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,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,...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问: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,现在都讲一门专修,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? 大安法师答: 法...1、没人知道,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,我们唯一能做到的,就是和平温雅的接受,然后继续往下走。 2、...
问: 师父慈悲,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,希望师父能慈悲开示,让我知道要怎么做才如法?我是一名交易员,每当发心做...
一、幼而颖异,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(公元1741-1810年), 讳际醒,字彻悟,一字讷堂,又号梦东,京东丰润(今河北省...
南无观音菩萨,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。这次观音七因缘很殊胜,今天来了将近四十人,人数不少啊。我们要问问自己为...
「约佛法论,从凡夫地,乃至佛果,所有诸法,皆不出因果之外。」 这个是从佛法的角度,来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则,就是...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,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:第一为摩诃迦叶,称苦行第一;第二阿难陀,称多闻第一;第三...有一个故事,是关于对待真理的态度的,故事是这样讲的: 孔子周游列国,有一天看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,好像为了一...
究竟道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究竟佛 | 下篇:究竟乐 |
(一)位于河北正定县东。初名龙藏寺,俗称大佛寺。隋开皇六年(586)恒州刺史王孝[亻*零]开创。唐末遭兵灾,宋开宝四...
肉身菩萨
系缚
四意趣
一精明
九十八随眠
七识十名
四十里水
三大愿
无漏法
劫比他国
六大法性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阿弥陀经
【大藏经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「一门专修」与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是否矛盾
湛空法师人生感悟

重罪轻报,肉眼是看不出来的

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

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