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数)一众生忍,于一切众生不瞋不恼,纵使彼加种种之害,我能忍耐于心而不瞋不报也。二无生法忍,安住于无生之法理,而不动心也。见智度论六。【又】一安受苦忍,逼于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,能安心忍受,恬然不动,即前之生忍也。二观察法忍,观察法而心安于实相之理,即前之法忍也。见地持经五。【又】一生忍,此有二:一于人之恭敬供养能忍而不执着。二于人之瞋骂打害,能忍而不生瞋恨。二法忍,此亦有二:一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恼怨。二于心法之瞋恚忧愁等诸烦恼,能忍而不厌弃。见法界次第下之上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(经名)三卷,唐不空译。说念诵佛莲金三部不动尊之仪轨。...(譬喻)以譬物之黑者。无量寿经上颂曰:光颜巍巍,威神无极。如是焰明,无与等者。日月摩尼,众光焰耀。皆悉隐蔽,...梵语 vāg-vijapti-karman 三表业之一。语,即语言。人之语言系以一种意思表示于人之作业,故称语表业。据俱舍论卷...(名数)三解脱门之异名。智度论二十曰:涅槃城有三门:所谓空、无相、无作。...指印证认可。即弟子修道成就时,为师者加以印证过后,承认、许可其所悟境界之意。此词屡见于维摩经卷上之经文。禅宗...(术语)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众而劝精进也。行事钞上四之二曰:安居上座于一切僧集时、食时、粥时、浆时,应白言:尔...【摩黎】 或云摩罗耶。在南天竺,多出旃檀。...谓于欲界。思惟过患。如是欲界。是不善法。是下贱者。信解受持。佛及弟子。贤贵善士。共所呵厌。能为自害。能为他害...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五空处 六识处 七无所有处 八非有想非无想处 九灭受想次第定 次六通而辩九次...【正性定法聚】 p0504 瑜伽一百卷十八页云:正性定法聚者:谓学无学所有诸法。...凡二卷。清代秋崖纂辑。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城西约三公里处,山之西麓有江天寺,东晋时创建,历代高僧辈出,建置迭兴,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...
【一】 禅师问: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,还是一堆烂泥好呢?求道者答,当然是金子啊!禅师笑曰,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?...孔子曰:智者乐水。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。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,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;少则叮咚作乐,多则奔...
一、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,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,若无智慧,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。有福的...
明朝的袁宏道,字中郎,号石头居士,是湖北公安人。他的哥哥袁宗道,字伯修;弟弟中道,字小修。他们三个人先后考中...
大家知道,我们讲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教我们做什么?教我们不要执着。但是我们的心,非要执着不可,特别怪。例如...当时佛陀在世时,有位阿阇世王,为了夺取王位,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,自立为王后不久,知道弑父的罪报后,开...古人说:肉食者鄙,素食者智。于是现代人更有了吃素食的理由,素食可以让肠胃清净,也可以叫心思安稳。虽然吃素已经...
问: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?念佛是念佛的什么? 大安法师答: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千经万论中都劝我们念南无阿弥陀...
二忍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忍 | 下篇:三忍 |
【有出离法】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:若所说法,于所受学有毁犯者,施设还净;是故此法,名有出离。...
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
聚墨
语表业
三涅槃门
印可
白夏
摩黎
无欲界
九次第定
正性定法聚
续金山志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大智度论

【推荐】12个经典禅意故事
水的智慧

智慧与福报

袁宏道以神力摄引弟弟神游净土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怎样达到无生境界
宽容的故事
素食7日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