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仪式)尊宿迁化,弟子法眷所著之凶服也。敕修清规有尊宿迁化孝服之一章,有麻布缀腰帛等差,然非释门之正仪。六祖坛经曰:“吾灭度后,莫作世情悲泣雨泪,受人吊问身着孝服,非吾弟子,亦非正法,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。”元照之六物图亦痛非之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无分别】 p1052 显扬十七卷五页云:复次如是所说无分别者,于何等法,说无分别耶?颂曰:于法及法空,无二种戏论...【自性差别】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:此中自性差别者:谓色自性、有十色处差别。受自性、有三受差别。想...诸佛成佛之后,法身永住常寂光境,原自无为,但是为了大悲心切,势须摄土度生,以完成大愿。摄土度生的形式有两种:...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,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,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,并非指年幼为童子。...(地名)拘尸那城也。...梵名 Deva?arman。意译作天寂、贤寂。为小乘说一切有部论师之一。中印度鞞索迦国(梵 Vi?aka,巴同)人,约于佛陀入...经律论三藏是佛典的总称,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,后来弟子分类结集为三大部类,故称三藏。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。...礼拜佛陀的足,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礼法。...显然可见之色,如青、黄、赤、白、云、烟、尘、雾、影、光、明、暗之十二色是。此中青黄赤白四色是本色,其余八色乃...(一)奉行瑜伽师地论等教说之宗派。又作瑜伽宗、瑜伽行派。即行于印度,与中观派对立之大乘佛教教派。初祖为四、五世...【王猛利愤发】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三页云:云何名王猛利愤发?谓有国王、诸群臣等有小愆过,有少违越,便削封禄,...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...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,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,开示如理缘起之义。其旨渊弘寂而无相,其用广大宽廓...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(此有一十章) 闻如是: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。时,与五百应仪、菩萨千人共坐。中有...过去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,告诉诸比丘们:你们可曾见过以屠牛为业的人,因此发财而大富大贵,得以骑乘...
过去,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,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长满了恶疮,不断地流出脓血,大众都避得远远的,不想靠近;因...
在佛教中,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,具足威仪与德行。《胜鬘经》中赞叹佛的伟大,就比喻佛为牛中之王。《无量寿经》中赞...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,住在一个巢里。秋天果子熟的时候,它们捡来果子装满了一巢。后来果子风干体积减少了,只剩下了...为了钱,这个班我总是要上。如果你有这种想法,就试着改变吧。既然是为了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,倒不如快快乐乐地去。...
一、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,因为无常所以是苦。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,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。四...
仁者,以财发身。就是懂得人道的人,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,悟了大道的人,他善于运用财富,就可以发展一生,能够扩展...
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一种方法。说它奇特乃是因为所有其他的方法都要运用我们的思想...
孝服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孝子经 | 下篇:孝顺 |
【不可爱】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九十一云:‘不可爱者:于诸境界、不可乐故。’...
无分别
自性差别
摄土度生
童子
力士城
提婆设摩
三藏
佛足顶礼
显色
瑜伽派
王猛利愤发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慈悲道场忏法
【大藏经】大乘起信论
【大藏经】六度集经
杀生可以致富,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

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

禅宗与牛的因缘
二鸽喻
少些打工心态,多点儿事业心

「无常」即是「无我」

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