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又谓之如来应供等正觉。佛之三号也。往生论注下曰:“所言三号即是如来应正遍知也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摩诃尼罗】 大论云:此翻大青珠。...指人死后二七日(第二个七日)之忌辰。又作以访忌、总分忌。其亲眷于此日为之行追善供养,以祈冥福,并消除业障。据...指三种心。(一)为往生净土而发之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。相当于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之“至心、信乐心、欲生心...(人名)Āmrā,巴Ambā,又作庵罗女,庵树女。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。...资持记·释释相篇:“毳,即兽毛。”(事钞记卷二○·四五·一六)...【四种所施】 p0434 瑜伽二十五卷十四页云:谁所施者:谓四种所施。一、有苦者。二、有恩者。三、亲爱者。四、尊胜...(名数)七种之陀罗尼也。为尊胜陀罗尼,宝箧印陀罗尼,大悲陀罗尼,光明真言陀罗尼,随求陀罗尼,众陀罗尼,十甘露...都史多天(兜率天)的宫殿,亦即弥勒菩萨所住的地方。...又作五部疏。为日本台密所立五部秘经之注释。即:(一)大日经义释,十四卷,唐代善无畏三藏说,一行记。(二)金刚顶大...子题:不可学迷、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、学人开迷、学具二义、学教、学行 戒本疏·持犯方轨:“佛立教相,止为奉行...【顺清净作意】 p1108 如四种作意中说。 二解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:顺清净作意者:谓由此故;修六随念。或复思惟随...闻如是: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,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。九月本斋一时毕竟,从神室出,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...为佛弟子,常于昼夜,至心诵念,八大人觉: 第一觉悟: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;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...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(出六根聚经中)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: 一时,婆伽婆一切智人,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以神通...
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天,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。佛告诉诸比丘: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,大众应当...
以佛教的立场来看,杀人的定义,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。无庸置疑,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,佛教也不允许自杀,因为自己也...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。一个人行善事,能经常帮助弱者,使他人摆脱困境,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。一个人坚信...
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,就会创造一个业火,也就会引生果报火。一般来说我们起这个烦恼火,它这个果报应该是异熟果,不...地藏:梵语ksitigarbha,译为地藏。地即土地,具有七义: (一)能生义,土地能生一切生物、植物,喻菩萨能生一切善...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。佛陀成道后,一心想要度化他们,于是前往他们所住的波罗奈国。途中,...
佛陀在世时曾授记:百年之后,将有忧波毱多以坐禅第一,大兴弘化。由是,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在付法予忧波毱多时,嘱咐...
世间上,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?就是「人情」。而什么是「人情」?人情可分为親情、恩情、友情、爱情等;人是有情的动...
如来应正遍知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如来寿量品 | 下篇:如来三昧耶 |
【业非是漏】 p1219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十一页云:问:若留住义是漏义者;诸业亦有留住功能。如契经说:二因、二缘...
摩诃尼罗
到彼忌
三心
庵婆女
毳
四种所施
七陀罗尼
都史宫
五大疏
不可学迷与不学无知
顺清净作意
【大藏经】佛说罪福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大人觉经
【大藏经】占察善恶业报经

愚人与智者之区别

一失人身万劫不复,岂可轻言自杀
七心诀

贪欲之人去道甚远
地藏菩萨名号的含义
人生五难

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