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,华译为“觉有情”,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。菩萨的意思,还有开士、始士、高士、大士等等。开士者,以法开导众生之士;始士者,开始觉悟之士;高士者,高明之士;大士者,实践大乘佛法之士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外相虽异而其本性则一。故曰一体。涅槃无名论曰: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。法界观曰:情与非情共一体。...【三种听闻法者】 p0203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:又有三种听闻法者。一、于法于义,不能受持。二、唯能领受,不能任持。...梵语 nisyandaphala。又作依果、习果。为五果之一。即从等同之因所流出之果。从善因生善果,从恶因生恶果,从无记因...(一)彻底通达、了解之意。灌顶经卷十二(大二一·五三三中):“虽知明经不及中义,不能分别晓了中事。” (二)唐代...(杂名)谓人之顶上也。一身之精要,归于此处,故名百会。【又】释迦之异名。时处轨以五佛布于身之五处时,以释迦布...无畏者,谓四无畏,一正等觉无畏、二漏尽无畏、三障法无畏、四出苦道无畏。 无畏作何业?谓处大众中自正建立我为大...(杂名)粥后打钟三下,此名粥罢钟。或曰:此展单之钟也,非为粥罢。或曰: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钟也。...【八识缘境】 八识缘境,各不相同,其所缘之情形如下:一、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识,所缘的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...如来所得之觉体,不可思议,最胜而无有过之者,故称无上妙觉。圆觉经(大一七·九一七下):“无上妙觉,遍诸十方,...(地名)Vāraṇasi,又作波罗捺,波罗奈斯,婆罗痆斯,婆罗捺写。国名。译作江绕,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。鹿野园在此...(术语)依大佛顶经之坛法诵佛顶咒之行法也。三代实录一曰:安置沙弥二十人於陵边,昼夜结番修大佛顶三昧。...礼佛大忏悔文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...
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,他找了位师傅,人称杨满爹。杨满爹是外地人,讨饭到了我们当地。由于会捕蛇及治疗蛇...
通智法师,法名寻源,号忆莲沙门,俗姓阮,扬州仪征人,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,长大后,相貌端庄,不求功名,...问: 既然心作心是,念佛成佛,念菩萨成菩萨,都在一念之间,那又何必发愿与回向呢?弟子虽然经常念佛菩萨圣号,但...
离相是谈空,离一切相,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。宗门下的人常常讲即心即佛。什么叫即心即佛?其实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...所谓素食,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,而且连葱、洋葱、韭菜、大蒜和蒜头等蔬菜也不吃。为什么呢?《首楞严经》里有这么一...
命运多舛的念佛人,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。我们的拂逆比起其他人可能会多一些,但是要相信这些拂逆,既能成为我们...生活中,我和许多人一样,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,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,凡事不甘人后,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...
戒,能降服粗重的烦恼。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,想戒掉它,能否戒烟成功,取决于他的愿力,而非他想不想戒掉。实际...
菩萨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维摩经十喻 | 下篇:菩萨行 |
【他圆满】 p0485 瑜伽二十一卷五页云:云何他圆满?谓诸佛出世,说正法教,法教久住,法住随转,他所哀愍。如彼广...
一体
三种听闻法者
等流果
晓了
百会
无畏
粥罢钟
八识缘境
无上妙觉
波罗奈
大佛顶三昧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礼佛大忏悔文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

【推荐】杨满爹捕蛇的恶报

通智法师往生记
念佛不回向和发愿,是否可以往生

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
为什么不能吃葱、蒜、韭菜

把苦逆作为往生净土的垫脚石
真我与假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