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所立五惑中,见思二惑叫做“通惑”,尘沙无明二惑叫做“别惑”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术语)上方者,原为称山寺之佛寺。今呼住持之人为上方,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处也。...凡四卷。宋代知礼撰。又称观音经义疏记、观音别行疏记、别行义疏记、别行疏记。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。内容注解智顗...优婆髻设尼,梵名 Upake?inī。为文殊五使者之一,亦为八大童子之一。又作小计设尼童子、邬波童子、继室尼童子、乌...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佛在舍卫,六群比丘与六群尼人间游行,居士讥嫌。比丘举过,佛便诃制。”(含注戒本卷中·...凡四卷。隋代灌顶编纂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。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,书未成而逝,灌顶继...【一类坚住相续而转】 p0016 世亲释四卷六页云:一类坚住相续转者:由相似故,名为一类。多时住故,说名坚住。...(印相)右手舒五指指地,左手以五指执衣角,是曰破魔印。见教王经。...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四忍:忍即忍可,亦安忍也。思益经云:梵天菩萨,有四忍法,善出毁犯禁戒之罪。 一、得无生...唐代僧。又作静迈。梓潼(四川梓潼)人。志操高洁,深核经论,气性沉厚,不妄交结。贞观年中(627~649),玄奘自印...【他信清净】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:诤处雪故,名清。无违越故,名净。此二总显他信清净。...【第六地菩萨相】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:问:已入第六地菩萨、当言何相?答:当言悟入甚深缘起道理故;于一切...十小咒...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...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,放大光明,普照一切无边世界,无量方所妙饰间...
「消灾吉祥神咒」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,藏之字函《消灾吉祥经》,来自于《消灾吉祥经》,还有一部经是《...一忌称呼不当。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、法师,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、方丈、禅师。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,...
我以善心来对你,虽然我无求于你,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对你的时候,你不但不烦我,而且喜欢我,这就是我得到的善果。...舍卫城内的大长者家,近来喜气洋洋,好事连连:长者的商队入海采宝满载而归;国王封赐土地;夫妻喜获麟儿;而且恰逢...
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,而成为世界史上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一位大圣人呢?为什么能受千千万万人民的...
又三业殊体,自同有定。报定则时来必受,非祈祷之所移,智力之所免也。将推而极之,则义深数广,不可详究。故略而言...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,是因为生活太紧张,同时物质欲望太高,以致于每天忙碌追求、身心劳顿。长期生活在...
念佛之人,必须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,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...
通惑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通戒 | 下篇:通慧 |
(术语)无上之法眼也。中阿含经二十九曰:堪任正梵行,成就无上眼。...
上方
观音义疏记
优婆髻设尼童子
与尼同行戒缘起
国清百录
一类坚住相续而转
阿閦如来之印
得四忍
靖迈
他信清净
第六地菩萨相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十小咒
【大藏经】信心铭
【大藏经】解深密经

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
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

以善心对人,马上有善报
说话的艺术

向佛陀学习

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
人该懒散还是精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