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真如法性,离于造作,本自无为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菩萨)华严五十三知识之一、楼阁城之船师也。疏钞六十七曰:婆施罗者,此言自在。谓于佛法海已善通达,于生死海能...主张人身中唯具有一心识之外道。彼等谓此一心识常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攀缘外境,恰如六窗之室内畜猿猴者。如小乘成...【身语无悔现行】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:云何身语无悔现行?虽得少分;不以为喜。无悔恨故。谓修善品,虽获...(名数)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。为大,三法,羯之四种曼荼罗。此四相圆融相即事相谓之四曼相即。又曰四曼不离。...【三种聪慧相】 p0197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:又聪慧者有三种聪慧相。一、于善受行。二、于善决定。三、于善坚固。复有...有法可得的意思。不明白空的道理的人,凡事执著缘生之假相,心中有取、舍的观念,叫做有所得;但在了知空的道理的人...(菩萨)十波罗蜜菩萨之一。主静虑。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五位之尊也。密号曰正定金刚。...【诸天非所归依】 p1353 瑜伽七十四卷十三页云:复次由五因缘,当知诸天,非所归依。何等为五?一、由形相故,二、...(人名)数论鼻祖迦毗罗Kapila之译名。唯识述记一末曰:有外道名劫比罗,古云迦毗罗,讹也。此云黄赤。鬓发面色,并...子题:阉人、不男、阉、五种不男之人、五种不女之人 随机羯磨·诸戒受法篇:“汝非黄门耶?谓非生、犍、妒、变、半...又作道行。学道修行之意,特指佛道之修行,或成就佛果之因行。此外,“道”之一词亦含二义:(一)果道,与“菩提”同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晚课蒙山施食仪...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问: 师父,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?那些恶友,难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吗?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啊!请师父慈悲开示...
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?就是说,人在修行中必须得有福德资粮。第一个是要有勇猛心;第二个,你得有福德。 比如...问: 师父曾说往生后,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,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,此不是违背因果论,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,而受五...在佛门中,学道者吃饭时,要观想: 一、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: 面对供养,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,并思量粒米维艰,...
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,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他也靠不上,两头都靠不上。两头靠不上,那就什么...
【不善已生令断,未生令不生。】 不善就是恶业,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,假如平常思想习气里有坏的念头,必须自己能截...
接手书,所言决欲年内往生,此见不可执著。执则成病,或致魔事。念佛之人,当存即得往生之心。若未到报满,亦只可任...
原文: 佛念字,万万不可加口。许多人皆作唸,则失义之至。持名念佛一法,普利三根。观像观想,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...
真如无为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真如内熏 | 下篇:真如实相 |
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向塔舒脚坐,除病,若中间有隔,强力所持。”资持记释云:“中间隔者,有物障也。”(事钞记...
婆施罗
一识外道
身语无悔现行
四曼
三种聪慧相
有所得
禅那波罗蜜
诸天非所归依
黄赤色仙人
黄门
道业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晚课蒙山施食仪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

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
大安法师:往生后恶业不必受,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,是不是违背因果
食存五观

不生净土,身后便是地狱

善已生令增长,未生令生

决欲年内往生,此见不可执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