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译作寻伺,旧译作觉观,粗思名觉,细思名观,二者都能扰乱定心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【势速差别有多种】 p124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页云:又此势速、差别多种。或有诸行流转势速。谓诸行生灭性。或有地行...【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】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六页云: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?谓阿赖耶识,或...子题:五长戒 戒本疏·三十舍堕法:“(一、双持犯)三十戒中,九是作持,止便成犯。如长衣、月望、长钵、长药、急...【无学道】 又作无学位、无学地。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。与见道、修道合称为三道。系尽证真谛之理,解脱一切烦恼,学...戒本疏·三十舍堕法:“问:‘罗汉已办,福业何为?’答:‘有五义:一、为报佛恩,二、为长养[佛]法,三、为灭少...(名数)一见流,三界之见惑也。二欲流,欲界之一切诸惑也,但除见及无明。三有流,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,但除见及无...【佉陀尼】 或蹇茶,此云可食物。...又作三如来。即:(一)法身毗卢遮那如来,毗卢遮那,梵名 Vairocana,意为遍一切处。法身性相常然,真如平等,身土无...(术语)Tathāgata,译曰如来。...指禅林中僧众日常修禅起卧之堂舍。又称云堂、坐堂、选佛堂、圣僧堂、枯木堂。禅宗七堂伽蓝之一。即凡于禅刹挂搭者,...日本台密以七佛药师为本尊,为息灾、增益所修之秘法。又作七佛药师御修法、七坛御修法。以药师七佛本愿经、药师本愿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晚课蒙山施食仪...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
一言孝养父母者。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。云何藉缘。或有化生。或有湿生。或有卵生。或有胎生。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...
看第二个。饿鬼的苦,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,刀杖驱逼之苦。饿鬼道的苦,主要是饮食跟衣服的缺乏。三界的果报体都要有...问: 师父,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,有的却说远离物质才能幸福,到底怎么才能幸福呢?恳请师父慈悲开示。 慧广...
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,没有钱,贫贱难熬,身体有病,婚姻不顺,儿女不孝,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,感...在禅修的过程中,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。傲慢是一种看低别人的心理。瞋恚是一种生气的心理。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...
朝拜五台山,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,这需要因缘。不管信不信佛,只要来到五台山,我们的身体,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...
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,号称后释迦,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,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...一般人遇到无常,很可能的消极:「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!既然是无,还能做什么呢!」 这是错误的无常观。正确的无常...
觉观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觉母 | 下篇:觉者 |
【后起】 p0879 俱舍论十四卷四页云:剎那、名别解脱,亦得名曰别解律仪,亦得名为根本业道。从第二念、乃至未...
势速差别有多种
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
舍堕持犯方轨
无学道
罗汉修福五义
四流
佉陀尼
三身华梵
陀多竭多
僧堂
七佛药师法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晚课蒙山施食仪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佛自酬恩孝养父母,何况凡夫而不孝养

饿鬼道之苦
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

命运好坏,不需要问别人
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

【推荐】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