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法不是灭了之后才空,而是其自性本来就是空,叫做“即空”。心经说:“色即是空。”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以孝子之爱敬父母比喻菩萨之慈悲。大无量寿经序分(大一二·二六六中):“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,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...【法行】 p0755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:言法行者:谓闻所成善法摄故。...又作衩袒。谓不搭袈裟,仅着法衣。缁门警训卷六慈受禅师示众箴规条(大四八·一○七○下):“衩衣登殿(或系“厕”...【放逸心所】 心所有法中大随烦恼心所之一。放逸者,放荡纵逸,于染法不能防,于净法不肯修。《成唯识论》曰:‘云...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,此天有内外二院,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,因弥勒菩萨现在就住在那里,所以叫弥勒净土。...(杂语)禅林之用语,凡人向堂,己身之右为上间,法堂方丈(南向)则东,僧堂(东向)则北,库司(西向)则南,是曰...【腻地】 此云依。法华疏云:利物以慈悲入室为首,涉有忍辱为基,济他以忘我为本。能行三法,大教宣通,即世间...又名十二无为,即真如的十二种别名。 一、真如,即诸法的体性既真实又如常; 二、法界,界者所依之义,真如...(动物)Pipili(多)Pipilikā,又作比臂里迦,译曰蚁子。大威德经六曰:臂卑履也,蚁子也。梵语杂名曰:蚁子,比...(衣服)四分开宗记三末曰:鸠夷罗衣,绛色羊作衣也。...谓一切众生若依赖阿弥陀如来之本愿力,即可获得救度,得生彼土。他力即本愿之意。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(大三七·二七...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...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)整理并注音。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。特此说明。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
记得在佛的公案里边,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灯师,每天打扫,打扫之后有个要饭的来了,他给他吃点东西,叫他去把垃圾倒...
念地藏菩萨,绝不会堕入三途。不论《地藏经》、《占察经》、《十轮经》也好,只要称诵地藏菩萨名号,现在结了缘,都...一、什么是佛法 佛法,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,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:唯...
持戒就是修福!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,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,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。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...
人处在这个世间,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?遭受一点苦难,做事困难重重,不要去拒绝。这就是处世不求无难。你干...
首先看劫浊。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,就是所有的浊法都聚集在这个时代里面。那这个时代共业所感,就有它的一套价值观...
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。 莲池大师,公元1535~1615,明代高僧,净土宗第八代祖师。法名袾宏,...
以前我父亲不信佛,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,记得第一次请观音菩萨回家供养,我还怕他把菩萨给扔了。结果还好,没...
即空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即中 | 下篇:即心念佛 |
(杂语)又曰斋退。谓午斋终后。...
爱敬父母喻
法行
衩衣
放逸心所
弥勒净土
上间
腻地
十二真如
臂卑履也
鸠夷罗衣
他力本愿
【大藏经】瑜伽师地论(100卷)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朝时课诵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
扫除尘垢感得相貌庄严

就凭这点,地藏菩萨一定度脱你
法闻法师《授三皈依大意》

贪嗔痴放不下,八苦离不开的

【推荐】佛法告诉我们,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

五浊恶世的煎熬

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