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忏悔时所诵唱之文。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“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”一偈为最著名,他如八十八佛大忏悔文,亦为现今法会重要行法之一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(书名)七卷,附别记一卷,唐释法藏撰。据清杨文会言:藏内贤首疏五卷,圭峰删削颇多,人皆病其割裂。近年求得古逸...禅林集会时,大众于法堂内之左右两侧依序列位,称为两班、两序;位于右侧之知事位,即称右班,或东序。 p1616...【身行】 p0674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:又由远离六种过失、应知身行。何等名为六种过失?一者、愁忧相过失,二者...(书名)一卷,世亲菩萨造,唐义净译,有七十七颂,明修不净观之法门也。...乃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中之四种“常见”。又作遍常论、四遍常见论。此类外道依据过去及现在之事实而执...(术语)于住劫之中由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,至人寿十岁,为第一之减劫,由是每百年增一岁,至人寿八万岁,更下至...(术语)谓具足一切智者,是佛之异称。法华经药草喻品曰:我是一切智者,一切见者,智度者,开道者,说道者。梵Sar...(术语)谓密教所依之经典中,善无畏三藏译之大日经七卷,与不空三藏译之金刚顶经三卷也。...(?~1038)宋代人。祖崇炬,父继昌。字公武。举进士,任都尉驸马。参谒谷隐蕴聪问宗要,大悟,受其印可,作偈云(...凡二卷。唐代智俨集。又称要义问答、华严问答、华严经问答。收于卍续藏第一○二册。系以五十三条问答叙述华严一乘之...【多文身】 p0622 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七页云:云何多文身?答:诸字众是谓多文身。为成此义,引经为证。如世尊...礼佛大忏悔文...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鬼甚多,受罪不同。见尊者目连,皆起敬心,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...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...
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,不必再带观想。我们要有自信心,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,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;持...仰白十方三宝、释迦本师、弥陀慈父、观音、势至、涅槃会上一切圣贤,唯愿慈悲,证明发愿。比丘某与现前大众,建立此...佛陀时代,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之时,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,是虔诚的佛教...问: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? 印光大师答: 须各吃素念佛,求生西方。庶可永出生死苦海,常享清净安乐矣。又...问: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,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,有的人越学越有福,原因在哪里。 方海权答: 原因在于有没有如法...
出家也是有苦有乐。苦什么?比如得长期吃素,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,他来吃素就觉得很苦,因为没肉吃。有的人喜欢唱歌...
怨─它是恨的累积,它跟嗔不同。 你看有些人:你一刺激他,他马上发脾气;有些人,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。不过现...
《了凡四训》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,发愿改命,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:从此而后,终日兢兢,便觉与...
忏悔文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忏悔 | 下篇:成佛 |
指四谛智、法智、比智。四谛智即苦智、集智、灭智、道智,乃了知三界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之智。法智乃观欲界四谛之智...
起信论义记
右班
身行
止观门论颂
四遍常论
减劫
一切智者
两部大经
李遵勖
华严五十要问答
多文身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礼佛大忏悔文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

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
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
救释迦族人的摩诃男
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?
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

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

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