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,即比喻量,如隔墙见角,比知有牛,隔岸见烟,比知有火。比量,即推比、量度之意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又作朝参。为小参之一种。指禅宗于早晨粥罢后,集众升堂而开示教法。祖庭事苑卷八(卍续一一三·一一八下):“禅门...佛的阴茎藏于腹中,为三十二相之一。...指吾人心内之障碍,即贪欲、瞋恚、愚痴等诸烦恼。往生要集卷上(大八四·三七中):“或有依内障不得食鬼,谓口如针...(名数)以上四种声闻,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。大乘声闻者即佛道声闻也。以佛道之声,使一切闻,因而一切众生,悉...亦名:教诫说法 子题:十二缘行 行事钞·导俗化方篇:“杂含云,一法师,得受六十新学比丘,教诫说法。佛告比丘,有...(动物)Kaṇṭhaka,悉达太子王宫出走所乘之马。因果经作犍陟。六度集经作犍德。修行本起经作蹇特。玄应音义十九曰...(术语)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十三观,观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三尊种种变现杂相之观法也。天台观经疏曰:普杂何...方便智和般若慧。证悟了真理叫做般若慧;通达利益他人之方法和手段,叫做方便智。...(1309~1380)明代浙江浦江人。字景濂。号潜溪、无相居士、龙门子、仙华生、白牛生、南宫散吏、南山樵者。少从吴莱...(术语)三藏中之经藏与律藏。俱系金口之直说。经为教常道者。律为制恶事者。...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。 中国佛教中的忏法,起源于晋代,渐盛于南北朝,至隋、唐大为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,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。 时,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,形体羸瘦、痛苦萦缠,于...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。与大苾刍众俱,谓过数量...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,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,开示如理缘起之义。其旨渊弘寂而无相,其用广大宽廓...一、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。岑老居士说他:虚老洗澡不多,数日换衣服一次,而身上并无一点难闻气味。 的确,后学曾...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,有一家大型公司。一天,员工们外出吃完午餐回来,看见公司门口贴着一张告示,上面写着:昨日,本公...人生之大问题,曰衣、食、住、行。单论食之一项,吾人自累世来,缺乏合理思想,习成肉食。迨知识渐进,习亦渐改。故...问: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,不念时还有杂念。这是工夫不到家,那么继续念佛,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? 大安法师...魔障与业障,如何分辨呢? 第一、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,又忽然而去;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,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...从我们学习的角度,听闻佛法很重要,思慧也是很重要!诸位!你不可以说上课来听课,然后你回去以后就继续打妄想,不...佛教不是宿命论,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,是困难,是要人们积极地去面对它。 苦并不能代表佛教,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才...《梵网经菩萨戒》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,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。 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,核心精神就是孝,孝名...
比量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止持戒 | 下篇:比丘 |
“增执”之对称。即妄执诸法为空无之见解。盖若自佛教中道之理观之,凡主张诸法为实有者,即称为增执,此乃因此类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