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,判为五教十宗,五教是由法分出,十宗是由理分出。五教者:
一、小乘教,是教钝根小机之法,但说生空,而未说法空,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。
二、大乘始教,是出小乘,初入大乘的教法,虽说大乘,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,故名始教,有相始教和空始教之分。
三、大乘终教,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,所说尽理之教。
四、大乘顿教,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。
五、一乘圆教,是圆满最上的教法,明性海圆融,缘起无尽,极诸法之体性者。
十宗者:
一、如小乘犊子、法上、肾胄、正量、密林山等部,说我法俱实有者,名我法俱有宗。
二、如小乘雪山、多闻、化地等部,说一切无我,而法体恒有者,名法有我无宗。
三、如小乘鸡胤、法藏、饮光、制多山、西山住、北山住等部,说现在法有,过未法无者,名法无去来宗。
四、如小乘说假部,说现在法为假有,亦为实有者,名现通假实宗。
五、如小乘说出世部,说世间虚妄,出世真实者,名俗妄真实宗。
六、如小乘一说部,说诸法但有假名,无有实体者,名诸法但名宗。
七、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,说示诸法皆空者,名一切皆空宗。
八、如大乘终教的楞伽经起信论等,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,名真实不空宗。
九、如大乘顿教的禅宗,绝诸言虑,直证真理者,名相想俱绝宗。
十、如一乘圆教,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,名圆明具德宗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【欲证解脱应观八事】 p0988 瑜伽八十五卷六页云:复次为欲证得所未得解脱故;应观察八事。谓于诸行中爱味过患出离...“安稳业”之对称。指不善业。此业为受苦报之因,故有此称。俱舍论卷十五(大二九·八○下):“不安稳业名为不善,...(术语)内证为菩萨,外现声闻比丘之形者。法华经常不轻品曰:有一菩萨比丘,名常不轻。...(Poussin, Louis de la Valle; 1869~1937)比利时之佛教学学者。早年曾从法国学者莱维研究东方学。一八九三年以后...【四摄事】 p0418 集异门论九卷一页云:四摄事者,一、布施摄事,二、爱语摄事,三、利行摄事,四、同事摄事。云何...(杂语)高德僧之为古人者。义林章一本曰:古德说有顿渐。华严玄谈三曰:斥于古德经非敌对。...(术语)各据一门而立义也。俱舍光记一之余曰:各据一义,并不相违。...【虚诳语者】 p1167 法蕴足论一卷十四页云:且何名为虚诳语者?如世尊说:有虚诳语者,或对平正,或对大众,或对王...【无学道】 又作无学位、无学地。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。与见道、修道合称为三道。系尽证真谛之理,解脱一切烦恼,学...【不作意】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:于所应作而便不作,非所应作而更反作。如所闻思修习法中,放逸为先,不起功...(人名)罗汉名。译曰随顺义。出于玄应音义二十六。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毗尼日用切要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,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,皆得阿罗汉,具大神通。其名曰:尊者阿若憍陈如、尊者...
【净土起信一:净土之说,多见于日用之间。而其余功,乃见于身后。不知者,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。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...
船底撞礁破裂,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,又名云翰。小的时候,就立下了放生的志愿,认为生命最多的是:...
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,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,无有贪欲;见到美妙之色,亦无瞋爱取舍。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,不为假...
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】 生者皆得宿命愿: 【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不识宿命,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,...
又真实有二种:一者,自利真实;二者,利他真实。言自利真实者,复有二种:一者,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,行...
问: 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,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。但时间一长,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,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。弟子...
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三世诸佛,皆以诸法实相为师。《法华经》云:无量众所尊,为说实相印。...
【原文】 今念佛求生净土,正返迷归悟,至圆至顿,概以梦幻扫之,可乎哉? 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,梦幻功...
五教十宗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五根 | 下篇:五蕴 |
神秀,是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。陈留尉氏(今河南尉氏县)人,早年博览经史,唐武德八年(625)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。...
欲证解脱应观八事
不安稳业
菩萨比丘
普珊
四摄事
古德
各据一义
虚诳语者
无学道
不作意
阿奴律陀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

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

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

淫女惑人成骷髅

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

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

念佛后不想看书、做事的心态对吗

何谓「一实相印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