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觉、始觉、相似觉、随分觉、究竟觉。本觉是本有常住之觉;始觉是依修行之功而显出本觉;相似觉是菩萨于十信位时所得类似始觉的觉;随分觉是菩萨于十往十行十回向等位时所分分得真正的始觉;究竟觉是菩萨于妙觉位时,成就究竟至极的始觉,这时已经和本觉相一致了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入于定中,若有佛菩萨等之像显现时,验定其邪正之法有三,即:(一)以定研磨,定中境相已发,而难知其邪正时,当深入...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,由此善业力所招感之净土。此净土不离烦恼之过非,故称有漏;此净土之相状清净,故称净土。唯识...(术语)东西南北,四维,上下,十方有诸佛净土,无量无边,故云十方净土。...【震越】 应法师云:此翻衣服,应是卧具。释名曰:服上曰衣。衣,依也,所以庇寒暑也。传云:衣,身之章也。上...据诸经要集卷一载,三宝有希有、离垢、势力、庄严、最胜、不改等六义。(一)希有义,谓薄福众生,百千万世不能值遇三...(术语)安住于空理与物无诤也。佛言须菩提得无诤三昧。...【心性本净不应道理】 p0357 大毗婆沙论二十七卷十三页云:谓或有执心性本净,如分别论者,彼说:心本性清净。客尘...四念住、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,能资助止观,故称助道。又能资助果德,及诸行互为资助,故称助道。天台宗十乘观法之...【诸欲过患】 p1345 瑜伽十九卷二十一页云:又彼希求及正受用所有诸欲;于其所得所受用事,若退失时,随彼诸欲,恋...【离系有六时重得】 p1430 俱舍论二十一卷十三页云:论曰:诸惑若得彼能断道;卽由彼道,此惑顿断。必无后时再断惑...【四寻思观】 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、加行位所修的观法。四寻思观,是名、义、自性、差别四种。名是能诠的名言,义是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告诸比丘:「当知食以节度,受而不损。」 佛言:「人持饭食施人,有五福德...(龙藏本)...僧伽吒经...
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,叫出入息观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息,注意你的呼吸,出息跟入息;观就是注意,注意你的出入息。...
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。这是个老题目,也是个新题目,要讲好这个题目并不容易,同时这个题目恐怕永...
信愿行三资粮中,愿是一个中间环节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,这种欣求心、厌离心真正生起来的时候,对娑婆世界自然就没有...问: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,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?请慈悲开示。 大安法师答: 首先,我们在生...○修行要在动用中修,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,要在四威仪中,以戒定慧三学,除贪瞋痴三毒,收摄六根如牧牛...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,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,我渐渐发现算卦、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。好多朋友找我算事,都说我算...
世间上的人,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,或运气不佳,所以为了改变命运,便到处求神问卜,希望能够获得神...智舜禅师,唐代人,一向在外行脚参禅。有一天,在山上林下打坐,忽见一个猎人,打中一只野鸡,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...
五觉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五结 | 下篇:五食 |
谓菩萨为济度众生,故不断烦恼,反由烦恼之扶助而于三界利益众生。乃大悲阐提之行。 p2947...
三验
有漏净土
十方净土
震越
三宝六义
无诤
心性本净不应道理
助道
诸欲过患
离系有六时重得
四寻思观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僧伽吒经

用数息观来念佛

生活禅与禅生活

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
「随缘不攀缘」和「积极争取」的区别
虚云老和尚法语
好姻缘如何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