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乘人观察一切事物,只见但空而不见不空,所以叫做“但空”,亦名“偏空”;菩萨不但见但空,而且也见不空,所以叫做“不但空”,亦即中道之空,这是天台四教中通教的空观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梵语 vipāka-vijāna。音译毗播迦毗若南。为阿赖耶识之异称。乃因果业报之主体。唯识家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薰习...密教修法之际,布列于大坛及护摩坛四方之六器与火舍(烧香器)、饮食器、灯台等,称为四面器,而四面所陈列之器具皆...(菩萨)金刚萨埵之异名。理趣释开题曰:大乐金刚者金刚萨埵异名。妙乐之中,此尊三摩地特为殊胜,故曰大乐。不空者...【成就二十法堕险恶趣】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:成就二十法,身坏命终,堕险恶趣,生地狱中。何等二十?谓...全一卷。刘宋法海译。又作寂调音所问经、寂调音经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。本经系文殊师利对寂调音天子宣说大乘戒之...乃不空费佛饭之意,为唐代百丈怀海所立丛林风范之一。师以制定规矩、行持绵密闻名;自身至入寂前,仍每日勤于作务,...(术语)谓记密教修法之秘传口诀者。是为实地修行所要用,故云行用。...指通达事理之人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(大四三·二二九上):“诞兹融识,秀迹传灯。” p6290...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载,修菩萨行者能成就三种圆满安乐,即:(一)成就加行圆满,谓于净戒不敢毁犯,于身语意清净无...【引发因】 p037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:依随顺因依处,施设引发因。所以者何?由欲系善法、能引欲系诸胜善法。如是欲...【性】 性为体之义,因之义,不改之义。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曰:‘性者体也’。《大乘义章》一曰:‘性释有四义:...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...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佛便告比丘:「有九辈九因缘,命未尽便横死。一者为不应饭为饭,二者为不量饭,三者为不习...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...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,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,喜欢吃海鲜。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,...问: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,小乘具体有哪些经典?大小乘有什么区别? 宏海法师答: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可以从...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,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。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,前世的生活...【经文】 阿难白佛,法藏菩萨,为已成佛而取灭度,为未成佛,为今现在?佛告阿难,法藏菩萨,今已成佛,现在西方,...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。 依智不依识,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,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。 三乘佛法讲智,声闻、缘...一次,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,看见有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,准备把它给杀了。那头猪四处狂奔,不容...净土行人要努力让自己念出的这句阿弥陀佛,如沉舟溺子,声声呼唤娘亲的救度,念佛时如同面对真身阿弥陀佛,这句佛号...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:第一种是修定心,第二种是读诵,第三种是营福。 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、行道的人。...
不但空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不但中 | 下篇:不忏举 |
指四天王。须弥山腰,住著四天王,各护一洲,因称护世四天王天,其天即名四王天,是六欲天的第一重,东为持国天,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