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喻)心意不定,有如奔马,又叫做“心猿意马”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常见辞汇 > 正文
戒法之本源,即指信德。盖戒法乃衍生自众生心性本具之信德;此一信德为一切行为之首,更为众德之本,故谓信为戒法之...(术语)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。灭尽定之异名。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禅定也。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:无缘三昧即灭...(一)简择差别之意。又作简异、别异、分异。略称简。即简择诸法之同异,以明其差别。俱舍论卷一(大二九·六上):“...(杂语)人树之林也。阿毗昙论一曰:人林果形如人。...【烦恼缘境有十五种】 p1195 瑜伽五十九卷八页云:复次烦恼缘境、略有十五。一、具分缘。谓身见等。二、一分缘。谓...【出离慧】 p0482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:此有学慧,能尽能出一切烦恼,及诸苦故;名出离慧。...(经名)具名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。一卷,赵宋施护译。频婆娑罗王子,问佛号之功德。佛以十方各一佛之名答之。...全一卷。日本永观着。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。谓称名念佛中有十种往生要素,且主张一心念佛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此...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,尚须一百个大劫来种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。佛之三十二相,每一相都要修一百种福才能感得,所以...凡三十卷。五代后晋可洪撰。又称可洪音义。以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之函次,拾集藏经中之难字附以音义,并匡正讹字。本书...【二种一切】 p0027 瑜伽八十九卷二页云:复次当知略有二种一切。一、少分一切,二、一切一切。如说一切皆无常...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,取其无相一灋,广生众教,含义不赀,故曰无量。 夫三界群生,随业而转;...金光明最胜王经...大悲咒修持仪轨...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?吃出味道?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与动作来改善。 一般人吃饭时都是心不在焉。一边吃饭,一边讲...
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,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,尽是粪便、屎尿等污秽物充斥,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...
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:快乐无忧,是名为佛,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,所以一直不能成佛,那怎么办呢?...据《除盖障菩萨所问经》卷九:莲华出污泥而不染,妙香广布,令见者喜悦、吉祥,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。即...
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?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去用这个智慧来观察人生呢?我们这次的唯识学课程,讲出了三种...
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舍卫城中,有一个强盗叫楼陀,腰里佩戴着利剑,手持弓箭,在路上抢劫过往行人财物,...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(净业)与污染的造作(染业)两种。 善念、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...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,想和其辩论禅法,适逢禅师外出,侍者沙弥出来接待,道:禅师不在,有事我可...
心马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
上篇:心光 | 下篇:心印 |
(书名)六卷,元万松老人行秀提唱天龙觉和尚之颂古百则者。从容者,老人所住燕京报恩寺内之庵号。...
戒源
无缘三昧
简别
人林
烦恼缘境有十五种
出离慧
宝月童子问法经
往生拾因
百福庄严
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
二种一切
【大藏经】无量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光明最胜王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悲咒修持仪轨
圣严法师《你会吃饭吗》

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

【推荐】改变价值观——执着变洒脱
莲华的十种比喻

修空观的三种观法
